小舒到来的第二天,我问她想去看当地的那些地方,市里有八境台,有宋城墙,还有皂儿巷,还有郁孤台,等赣州历史遗址,要去井冈山或者瑞金也行。小舒支支吾吾也没有个答复,小文也是个奇葩,不与同学商量,给我的一个明确的答复,也没有整出什么具体计划。
第三天的通天岩之行,不免得让我有些许担扰。看小舒走了几小时的景区路之后,在湖边的一个小亭子里说有些头晕,神色都不太对劲,上山的路上步履蹒跚。现在孩子体质太差了,几个小时的通天岩之行,走走停停,也不是非常剧烈的运动。小文之前说要带同学去老家的旅游景区,我与老家的人都劝说她,还是算了,天气高温,景区都没有什么人,太热不要中暑了!景区要走的路更长,乘船走水路还要至少四十五分钟的山路,还要爬一座近九十度的山。坐缆车去也要走几公里长的玻璃栈道。以她们两个体能,还是不冒这个险了。
上次去参观龙门石窟,小文走不动,走到卢舍那大佛那儿坐在大佛脚下的石椅上赖着,不愿上来,哄了许久才上来。走到香山寺脚下,她再也不愿意上去了。再乘车到白园,白园说要另买门票,而且白园窗口不出售门票,只好早早结束了行程。
那天下午,开车送他们到了宋城墙那儿,想送他们俩去登上八境台看看章、贡两江合流的风景及八境台下保留相对完整的宋代瓮城。在建春门停车,下车登上古城墙,想沿着古城墙一直走到八境台那儿。一路上,傍晚的太阳依旧还是热辣滚烫,一阵阵热浪从城内涌来,赣州城三面环水,环水的盆地的地理条件让赣州的夏天异常地炎热。以前赣州的亲戚与小朋友的肤色都是黑黝黝的。两个孩子走到涌金门城楼上遮阳处的台阶上坐下了。我担心他们会中暑,下了城墙走到濂溪路上买了几瓶饮料,给他们解暑。
城楼上一个导游正在给一群游客讲解着赣州城的历史:“宋代以前赣州城是土城,后来到了北宋宋仁宗时期,知州孔宗翰,是孔子的后人,是圣人的后代就要为赣州城留下些造福百姓的工程,因此开始以砖石建城,并且以铁水浇注城墙的基础,经过后几任的继任者的不断完善,建好的宋城墙一共有七公里长,现存有三点六公里的城墙。你们知道这三点六公里的城墙为什么 能保留下来呢?因为这三点六公里的城墙还有防洪功能,城墙下面设有防水门,江水暴涨时它能自动关闭,退水时能开放防止内涝。
我站在城门楼上听着导游向游客们讲解着,小舒与小会却坐着南侧的台阶上闲聊着。
导游对着坐在城楼面江台阶上对老老少少的游客继续讲解:赣州城异常坚固,城高平均七米,城墙宽五米。赣州人有句骂人的话——脸比城墙还厚。说明了赣州的城墙是很厚的。因赣州城墙的坚固厚实,因此赣州得到了“铁赣州”的称号,横刀立马彭大将军在苏维埃时期率三万英勇的红军攻打赣州城,攻打了一月也未能攻下赣州......
小文与小舒依旧坐在荫凉处,两人对这古城墙及它历史似乎一丝也提不起兴趣,两同学昼伏夜出,也许她们早就来过了,但白天的八境台与晚上的八境台毕竟能看到的景色不一样,楼上还有苏轼等文化名人留下的诗句。
“走啊!小文、小舒,再几百米就到八境台了,我们可以从城墙下的八境公园走过去,不热的。”
“不走路了!累死了,实在不想走了,把我的皮肤都晒黑了。”
“小舒,你想去看看吗?”
小舒一脸倦容不语。小舒是客人即使她愿意去也不一定会说的。
“那好吧,我们不步行到八境台,我去把车开来在八境台下转一圈吧,那儿有停车场 ,愿意去就下车上城楼去,不愿意就回家去吧。”
我骑着共享电车在建春门开来了车载着她们俩上了车,穿过文物街后,我又开进了那条湖边道路把车停在了八境台楼下。我转头望着后座上的两个女孩:
“小文、小舒你们俩愿意上去看看吗?”
两人对视一下,小文先开腔:
“不上了!带我们出去吃饭就行了!”
“那好吧!打电话叫你妈妈在餐馆订好位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