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录:
上节课我们把对人的判断,这样一个基础的东西,和大家分享过了。今天就是和大家分享如何具体判断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注意,我们判断的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而不是判断这个人本身。
一个人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是异常的。一个正常的人,可能有状态上的不正常。一个不正常的人也可能有状态上的正常。状态和这个人,是两回事。
我们在说一个人的时候,常说这个人正常不正常,健康不健康,理性不理性,背后到底隐含着什么?这些都是从不同视角而言的。横看成岭侧成峰,都是在说差不多的事儿,但是角度不一样,看到的 、说出来的,也就不一样。
正常和异常如何判断,这是需要大家来了解和掌握的。平常我们在看一个人正常不正常的时候,他没有专业知识,但是他照样能够把一个人的状态判断出来。
今天,对一个人的状态,通过头脑当中,我们的技术、标准,来把他区分开。
首先是对于一个人死活的区分。当然这里的“死”“活”指的是心理层面上的。我们经常说:你这个人就是不长死活眼。这就是从心理上来说的。怎么整天半死不活的,这也是从心理上来说的。
怎么是死,怎么是活?首先看看怎么是死。我们以前提到过,一个人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呢?当我们在说一个人活的时候,是说他什么在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说他的自我。那么,一个人的自我是怎么成长的呢?是这样成长的,首先是你的生理自我。7~8个月的婴儿,摸摸自己的鼻子,摸摸妈妈的乳房,他知道鼻子是自己的,乳房是妈妈的。他怎么分开的呢?因为摸摸妈妈的乳房和摸摸自己的鼻子,感觉是不一样的,他就知道,自己的鼻子和妈妈的乳房是两码事。他这就开始有了生理自我。
到了3、4岁之后,人就开始有社会自我意识。他就知道,我和别人是两回事儿。他张口闭口总要说“我”,他不再叫自己“宝宝”“妞妞”等。社会自我,就决定了他要按照别人的要求去调整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感受。
再大之后,从青春期开始,到我们终生,要完成的,就是我们的心理自我。心理自我是最后才能完成的。心理自我就不见得要按照社会的要求来调整自己了。我们逐渐学会了自己调控自己的能力。不需要外力,我们自己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情感来调整自己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包括一些行动,这叫心理自我。
从生理自我,经过社会自我,最终长成心理自我,这是我们这一生的成长。这是顺着来的。
反过来,逆着来呢?死的时候怎么死呢?哪一个先成长,哪一个先死。你的腿脚、你的眼睛,哪一个最早接触这个世界的,哪一个就先老。道理是一样的。首先死掉的,是生理自我。生理自我死掉了。然后开个追悼会,开完追悼会,公安局把户口注销了,从此,这个社会上,就不存在这个人了,这个人的社会自我也就死掉了。但是你能不能真的死了,在人的心中,你有没有真的死了呢?也就是说,有没有人记得你。一旦没有人记得你了,你的心理自我也就死掉了。这个人也就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只要还有人记着你,那你就还活着,这叫做心理上的活着。这是从专业上谈死和活,是有理论依据的。例:电影《环球旅行记》看出,人的三种死亡大体是这么一回事儿。
鲁迅死了之后,臧克家写了首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活着,他已经死了。当我们记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起李白,尽管他生活在唐朝,尽管他在唐朝已经从生理上死了,从社会上也死了,但在心理上,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说了这么多,我们就是说心理上的死和活指的是什么意思。
这是第一个判断,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那些受众,那些学生、学员,此时此刻在听课的时候,他是死的还是活的。
一个好的讲师,第一件事情,不是看讲什么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判断。知道对谁讲课,比知道讲什么内容更加重要。
现在我们从另一个维度和大家说,让所有的听众首先是活的。你要确保你要给活人讲课,他要和你保持心和心的接触,有所碰撞,产生某种共鸣。
怎么才能判断一个人的死活呢?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可以通过眼睛判断死活。比如你在讲课的时候,他是否用眼睛看着你,在你问问题的时候,他是否对你产生积极的回应。比如你让学员侧着脸看着对方。如果对方也看你一眼,那么此时此刻,他就是活的。但是有的人,你看他一眼的时候,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电视,那么他就是死的。如果你给你的孩子讲一件事情,他正在玩游戏,那么他对你来说,就是死的。这就是对死活的判断,看眼睛。眼睛的互动。这个判断极其简单。盲人呢?心和心的交流,盲人靠感受是能感受得到的。随着经验的积累,你的敏感度是逐渐增强的。这是一种共情的能力。
老师讲的知识不重要,你首先要有此时此刻受众是死的还是活的,这种意识。不要在对方死的状态下,哇哩哇啦讲一通。死的怎么办?要先把他救活。
如果你发现对方是活的。第二个判断就是:他的心态是正常心态还是异常心态。这是有判断标准的。有医学判断。然后是感受的判断,他是否有痛感。有社会上纵向的判断。只要有一个不具备,他的心态就不正常。
心理学常用的判断有三原则:第一个标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是否一致。心理健康的人,他的主管世界和客观世界是一致的。比如客观上没有蛇,但主观上你总看到一条蛇,那么你就不正常了,你出现了幻觉。这就是精神病了。比如公务员是个非常好的职业。很多大学生考很多年,也考不进去。但是有的公务员却整天抱怨不止,工资低等等,最好的办法是不干了。一边干着,一边怨着。这样的人心态就不正常状态了。这个人正常,但是心态不正常了。比如主妇,有些是快乐地干着。有些人一边干着,一边怨着,这人很正常,但她的状态不正常。这就是主客观不一致了,状态就不正常了。任何一个人,正常人,随时可以出现状态不正常。比如两个正常人,话不投机,但骂起来、打起来了,这俩人的状态不正常了,失控了的状态。
第二标准:知、情、意是否一致。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得一致起来。比如说我知道你是个好人,我见了好人就很高兴,我就愿意和你交朋友。这叫知情意一致。我见到你,认为你是个好人,这叫认知。我很高兴,这叫情绪情感。我愿意和你交朋友,这叫意志行为。这就叫知情意一致,这是正常的。如果我知道你是个好人,但是我见了你就害怕或者讨厌,我就老躲着你。这就是认知和情绪情感、意志行为不一致了。但是情绪情感和意志行为一致。这个状态也不正常了。比如:你知道你超重了,但是你见到好吃的,你就产生极度的兴奋和吸引力,然后不断往嘴里塞。你的认知和情绪情感不一致了,但是你的情绪情感和意志行为是一致的。所以也能看出来,你的意志行为主要受你的情绪情感支配。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呢?因为心理不太关注你的认知,有心理问题的人,不正常的人,认知基本不成问题,他知道,做不到,是因为他的情绪情感出了问题,情绪情感出了问题,他的意志行为就出了问题。在知和行之间,隔着情、隔着欲。一个人管不了自己的情绪,是因为管控不了自己的欲望。你要想管控住,你就得首先知道你想要什么,你有什么欲望。举例,自己编出来的。编,靠联想,靠想象能力,又勤快。就能编出来好故事。所有人编的故事,都建立在联想和想象之上,他再勤快一点,他就能比咱编的好一些,多一些。我和公职人员接触比较多,我就编和他们相关的故事。我编的故事是:某一个副处级干部,某一年八月十五,他老婆说,过节了,咱上领导家走动走动。所以他们就买了两盒月饼,到领导家去拜访。领导家在六楼,这个干部又比较胖,爬到六楼,正要按门铃,心跳得咚咚咚。然后他下去,到车上,老婆在车上问:送去了?他说没有。老婆说:再去送。他就这样,上来下来,好几趟,也送不出去。为什么送不出去呢?他不敢敲门,是意志行为。这个需要有目标,克服苦难,送出去。他不敢做,是他的行为出现问题。他的认知没有问题,他知道扬手不打笑脸人。他知道送两盒月饼不是贿赂,不会把领导拉下水。他也知道他去送月饼,老领导一定会很欣慰。但是他不敢敲门,不敢摁门铃,他的状态就不正常了。知道,做不到,从心理上说,是心态不正常。
往往认知没问题,但情绪有问题,导致行为有障碍。
讲课的时候,一定不要笼统地说,知情意要一致。一定要反复举例说明什么是知、情、意。笼统说,人家没法听。尤其我们对青春期的孩子说,可以说你的心态不正常了。我说你不正常,是科学的判断,医学的判断,心理学的判断。问他:你想不想取得好成绩?他说:想。我说:你知道要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但是你一拿出书,你就打瞌睡,你就不想学,说明你的知情意不一致了。为什么你知情意不一致了?是因为你的欲望出了问题。……一定要慢慢理清楚什么是认知,什么是情绪情感,什么是意志行为。要能深入下去,还要扩展开来。
判断的第三个标准:人格的稳定。如果一个人,他的人格都不稳定了,无论如何说这个人,他也不可能是正常了。怎么是人格稳定呢?首先看看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所有的心里特征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等。具体到人格层面上,举例说明什么是人格的不正常:咱们50位学员,正因为有这个师资班,大家从此就成了同学,尽管学员到目前彼此都没有见过面,将来班长或者其他人,召集大家聚会吃个饭,某些同学,一叫他就来了,但是饭后一结账他就跑了,他就上卫生间了。这个人很正常,但是你的个性特征是很小气,你很吝啬。你的人格如果是稳定的,那么你就一直很小气,很吝啬。如果某一天,你突然变了,你见到谁,就给谁500,那么你的人格发生变化了。那么你的状态就不正常了。比如一个老太太,还不到70岁,是某一个小学的副校长,她有三个孩子,一个在深圳,一个在上海,一个在青岛,原来,老太太一听说孙子孙女要从外地回来,她就会提前准备各种好吃的,……但是几个月前,她听说孙子孙女要回来,她就把所有好吃的都藏起来,藏在被窝里,床底下,暖气片子底下。我们通过这一些,判断她的人格发生了变化,她的状态就不正常了。
我们作为一个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我们怎么判断呢?有这样一种说法,我们人就有这么三种状态:心境状态、环境状态、相处状态。一个叫顺境,就是很顺利的时候;还有一种叫逆境,就是不顺利的时候;还有一种叫绝境,就是不可改变的时候。什么是一个人心理健康:顺境之下能够享受,逆境之下能够承受(非忍受),绝境之下能够接受。即三境对三受。用圆圈来表示,三个圆圈的共同的交集,就是心理健康。难在哪里?难在我们很难去判断此时此刻是顺境、逆境还是绝境。这是个标准。有的人在顺境之下能享受,在逆境下能承受,在绝境之下接受不了;有人在顺境之下不能享受,在逆境下能承受,在绝境之下能接受;有人在顺境之下能够享受,在绝境之下不能接受,在逆境之下不能承受。健康不健康,并不是性质的判断,而是程度的判断。没有一个完全心理健康的人。同样,也没有一个生理健康的人。只有谁比谁在某一点上更健康,在某一点上更不健康。
以上这些判断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准,在心理服务中,是重中之重。讲这些东西,就应该更加具体化,更加接地气,能够让更多的人去对号去入座,去引发心理层面的共鸣。
说话很绝对。我知道我说话很绝对,目的不是为了传授某一个正确的知识,而是为了唤起对方对我的说法的注意,换个说法就是哗众取宠。我在讲健康的时候,我分了男性健康和女性健康,看一个男性心理是否健康,就看这个男性是否懂得幽默,如果一个男人懂得幽默,他的心理一定很健康。从理论层面上,我是非常清楚的,幽默就是一种防御机制。我是从健康的更高层面上,从防御机制层面来谈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的。我在理论层面上,是能够立得住的,不是在胡说八道。那么幽默是什么呢?幽默,我们把它叫做智慧的剩余。什么意思呢?就是他的智慧用不了。当他的智慧用不了,又把他的智慧发挥的时候,就变成了了幽默。但是和幽默差不多的是滑稽。什么是滑稽呢?就是说这个人的智慧他不够用的,他的智慧本身就捉襟见肘,但是他又想幽默一下,表现出来的 ,幽默就不是幽默了,叫滑稽。比如一个人在讲一个笑话的时候,自己一本正经的,他讲完之后,听众笑得前仰后合的。这叫幽默。但是有的人他不这样,他讲个笑话,自己笑得喘不过气来了,但是别人都不知道他在讲什么。这就叫滑稽。他想幽默一下,但是自己智慧又不够用的,最后只能自己笑,别人觉得莫名其妙的,这就叫滑稽。但是幽默和滑稽并不是绝对的。当我们讲课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来驾驭这些东西的时候,不要轻易用。咱们的学员中绝大多数是女性,如果一个男性的幽默,你也这么来讲,有可能会让人认为你不庄重。这又回到前面我们讲过的,你要知道受众是谁,知道自己在和谁讲话。
怎么看待一个女性健康不健康呢?我用一个词:撒娇。专业名词是退行。你用成人的方式达不到目的的时候,变换用一种孩子的方式。我这是从动力学的角度来谈的。比如你看好一个包或者一双鞋子,你打电话给老公说看好一个包或者一双鞋,老公说你那么多了,买什么买。这个时候,这个女性如何应对呢?生硬地回复,就会导致两口子伤了和气。如果撒着娇说,可能问题就解决了。这就是退行的方式。
这样去讲,会和很多学员产生共鸣的。但是,退行、撒娇,并不是每一个女人都会的。某一年有个女企业家协会,三八妇女节,他们请李老师做过一个报告,当讲到这一点的时候,有个女干部站起来说,李老师你讲得太对了,我们这些人都撅着腚干干干,都不如那个女同事到男领导跟前哼唧两声管用……李老师说:可别小看这个哼唧两声,人家嗲声嗲气的时候,会让人很舒服。因为她内心很柔软。如果你去跟领导哼唧两声,会让人家吐。撒娇,健康的蜕行,靠的是什么?比如,摸摸额头,硬;摸摸嘴唇,软;摸摸鼻尖,不硬不软,这是韧劲。一个人太硬,下不去;太软,起不来;韧呢,不软不硬,下得去,起得来。
一个狐狸要成为狐狸精,要经过多少年的修炼?千年。狐狸要成为狐狸精。一个知了猴成为知了,这叫蜕变。一个狐狸精再变成一个狐狸的时候,就叫蜕变。这就叫能上能下。
你觉得一个人是上容易,还是下容易?当然上容易。一个人心理有问题,就是因为上去下不来。如果上去,能下得来,这个人心理就没有任何问题。古语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果工资一年比一年高,当领导,好当。如果工资一年比一年低,这个领导,就不好当。比如一个人,从农村到城里,容易;然后从城市到农村,就不容易了,不适应了。
任何一个人就这四种 : 心理健康状态,心理不健康状态,心理不正常状态,心理死亡状态。没有第五种。
任何人都是在这四种状态之间转换。
如果你发现对方心理是健康的,就讲道理,话就正着说。
如果发现他的心理是不健康的,话得反着说。
如果心理是不正常的,话得顺着说。
如果发现他的心理是死亡的,你就别说。
这也就是学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