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真正的率性是随顺天命

真正的率性是随顺天命

作者: 作家雪漠 | 来源:发表于2021-12-04 21:19 被阅读0次

    “ 顺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想要逆天而行、违背常理的人都失败了。比如,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的势力非常大,他抢光了六国的珍宝和美女,还把天下兵器全都集中到咸阳,熔铸成十二个大铜人。他原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江山将会永远属于他们赢家,谁知道秦朝在秦二世那一代就给灭掉了——陈胜、吴广揭竿起义,秦朝老百姓就算没有兵器,砍下木棍当武器也要响应。为什么?因为秦朝的统治实在太残忍了。当时,中国只有两千万人,筑长城、守岭南、修阿房宫、建秦始皇陵和其他劳役,加起来就用了差不多两三百万人。阿房宫豪奢到极点,修建秦始皇陵时也很是残忍,为了防止有人盗墓,秦二世命令工匠在皇陵内部安装杀人机关,还将数以万计的工匠活埋在墓道里。再加上其他的种种苛政,老百姓是起义也死,不起义也死,所以,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时,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天下到处都有人造反,到处都有人称王。秦始皇机关算尽,就是算不出自己会死得那么早,也算不出自己的亲信会利用自已的死,害死自己的大儿子,更算不出下葬时自己的尸体已经腐烂发臭了。如果他老老实实地做个好皇帝,不要让欲望膨胀到极致,用细水长流的方式来治理国家,就绝不会落到这样的下场。这就是“飘风不终朝”。

    还有王莽。王莽这个人很有意思,他的个人修养很好,直到他篡汉之前,天下人对他的评价都很好,篡汉之后,天下人才觉得他是一个伪君子。实际上,就算他篡汉,也肯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否则天下人不会那么尊重他。任何人都只能伪装一时,绝不可能伪装一世。如果能将高尚的德行伪装一世,那德行也就成为他的生命程序了。但不管王莽的个人修养多好,他背叛君王也是铁一般的事实。世界上有太多我们认为很好的人,最后都被权力欲望所控制做出了一些跟他的德行不相符的事。所以,人性是经不起挑战的,人心很复杂。王莽既不是第一个被欲望所困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个。不过,我想说的不是他篡不篡汉,而是他篡汉之后的举措,篡汉之后,王莽建立了新朝,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搞了很多改革。现在想来,他的改革是进步的,其中不乏非常优秀的制度,力度也很大,但他没有取得成果,反而失败了。为什么?同样因为“飘风不终朝”。换句话说,就是他操之过急了。改革的步伐不能那么快,必须给老百姓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你不管老百姓能不能接受,一下子把很多东西改掉,社会就定然会动荡。社会一旦动荡,就定然有乱军或乱民趁机肇事,争夺政权。所以,绿林军、赤眉军的出现是必然的,一番乱战之后刘秀建立东汉政权也是必然的,就算建立政权者不是刘秀,也会是别人。所以,王莽的失败是太快太猛导致覆灭的典型例子。如果他懂得慢慢来,和风细雨地教育老百姓,让老百姓接受改革所带来的变化,他的雄心壮志就有可能实现,他也不会是后来那样的结局。不过,如果他懂得这个道理,成功地推行了他的改革,建立了他设想中的国家,也就没有后来的东汉了,后面的历史都要改写——当然,这些只是后话。因为,所有对历史的点评,都必然发生在一切已成定局之后,读史而明智的“智”,也永远只能改变当下和未来,对历史本身总是无能为力。那么,你想谱写一段怎样的历史,希望后人读到你的故事时得到怎样的启示呢?

    后来的隋朝也是这样,虽然隋炀帝有很多很好的愿望,希望国家能发展得更快,策划了很多庞大的工程,频繁征战,为国家拓宽了疆土,但老百姓受不了。因为,施工的是老百姓,打仗的也是老百姓,皇帝每一个想法的实施,都需要老百姓的配合。过于急切地做一些事情,就会让老百姓疲惫不堪。最后,老百姓实在受不了了,社会就会开始动荡,社会一旦动荡,就会有觊觎王权的人伺机出手——一切都跟王莽改革失败时差不多,只是刘秀换成了李渊,东汉换成了唐朝,具体事件也有所不同而已,本质和规律都是一样的。可惜隋炀帝没有吸取王莽的教训——也许他根本就看不出王莽失败最根本的原因,因为他不重视道家文化,不懂得老子的智慧也没有人告诉他“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况于人乎”。当然,隋炀帝已经很厉害了,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虽然唐朝史官记录历史时抹杀了他的很多功绩,但唐朝史官不能否认他和他的父亲隋文帝做过的对国家甚至历史有益的事情。比如,唐朝的很多制度都是沿袭隋朝的,包括科举制度,早在隋文帝时期,普通读书人就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当官了,唐太宗只是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而已;还有《唐律》,《唐律》也是沿袭《开皇律》的,后者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废除了五马分尸等酷刑,极刑中只保留了绞刑和斩首。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也很了不起,隋大运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足有两千多公里长,连接了长江、黄河、淮河、钱塘江、海河五条江河,不但沟通了南北,而且是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受益于这条运河。但是,也正是开凿这条运河成了毁灭隋朝的导火索。所以,很多事情在当时看来很糟糕,也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但千百年后,或许就会得到另一种评价。到了今天,我们再回过头看隋炀帝,就会发现他也没有多坏,他甚至算得上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君主。唯一的遗憾,就是他也操之过急了。他很像一个喜欢飙车又遇上好车的司机——车子太好,车速太快,该刹车的时候刹不住车,这时就会翻车。

    在中国历史上,王莽和隋炀帝这样的故事太多了。凡事都不能操之过急,要从容一些,允许它长久一些,不要揠苗助长,要顺应天命地推动其发展,促成其变化,这也是“枉则直”。个人成长也是如此,必须慢慢来,不能急。即使遇到自己认可的文化,也要慢慢地实践它,让它一点一点改变你的心和行为,不能操之过急。不要学那个揠苗助长的农夫,他想让禾苗长得快一点,才会将每一株禾苗都拔高一点,结果反而把所有禾苗都拔死了。因为,大自然虽然很慷慨,但仍然有春夏秋冬的规律,春天播种,夏天生长,秋天收获,冬天万物休息,也就是冬藏,你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如果你违逆它,想强行促成另一种结果,就只能自食其果。所以,要从容一些,顺应大道,顺天而动。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了不起,对天地万物之理的研究非常透彻。很多看似不可思议的现象,比如道教中用符咒、咒语调动宇宙能量,都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但实际上也属于一种科学,因为它是可以验证和复制的。还有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很有名,它就是从老子智慧中衍生出来的。所谓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形态,它们分别代表了收敛、伸展、润下、炎上、中和。对这五种形态的研究,统称为五行学说。其应用范围很广,可以融入很多领域之中。比如,五行可以标记方位,天干地支合在一起可以标记时间,五行还可以对应五脏,通过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规律来研究五脏之间的关系,对中医治病有很大的帮助……关于五行的诸多说法看起来很玄,但确实很有用。中医领域运用五行学说来治病就由来已久了。所以,中国传统文化非常了不起。

    老子哲学也很强调相生相克的理念,老子所说的“顺”与“和”,都要考虑到相生相克。其中,相生是互相滋养、互相帮助,相克是互相制约。如果两者是相生的关系,放在一起自然就会互相促进;如果两者是相克的关系,就必须让它们保持平衡,不能有任何一方过于强势,否则就会失去平衡,造成不和谐。“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的原理,实际上就在这里。王莽、隋炀帝等人的改革之所以不能成功,反而导致了他们的灭亡,原因也在于这里。自然万物之间天然地保持着一种平衡关系,一旦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出现某种“应激反应”,削弱过于强势的一方,从而达到一种新的平衡。老子洞悉了这种自然规律,所以强调凡事要率性而为。但这个率性又不是任性,而是顺应天命,意思是该如何就如何,不要逆天行事。

    比如,有些孩子的天性适合当一个艺术家,家长却偏偏不顺应孩子的天性,让他去做财务管理、去搞行政、去当会计或者做营销。结果怎么样?孩子备受折蘑又做不出什么成绩,不但孩子的自信心会大受打击,旁人也会将他定义为“无用之人”,觉得他什么都做不好,这辈子只可能是混混。孩子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容易成功。所谓的天性,就是天生这样,通过后天的力量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不要为他设计,不要强迫他,要顺着他的天性让他做些事情。因为,每个生命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各自的命运,要顺其自然。大自然会气机自运。 

    我的写作也是这样。只要坚持下去,每天都修行、读书、写作,不让自己受到干扰和污染——当然,有时也可以随顺因缘做一些事——久而久之,自然就会成长,自然就做了很多事。哪怕你没有刻意做事的心,就像释迦牟尼没有丝毫的讲经之心,却讲了四十九年经,讲出了浩如烟海的《大藏经》一样。所以,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率性而为、随心而做、顺其自然。

    选自《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二辑》

    雪漠(XUEMO)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正的率性是随顺天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ig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