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那样的瞬间?
感觉一切都混乱极了,自己就像一棵孤零零的树被风吹得东摇西晃,越是试图抓取,就越是站不稳,但就在愁眉莫展时,你安静下来,不去想能够抓到什么,而是感受自己的根,那么深,那么扎实,就觉得,“最终能够治愈自己,真正支撑起自己的,还是自己。”
近来也常常在想,人人言之必称“要自信”,但它到底是什么呢?
它必须昂着头披荆斩棘,总是方寸不乱吗?就像在电视剧《三十而已》里,即便知道王漫妮在失恋后的表现是真实的,但人们还是更愿意成为“完美”如顾佳一样的女性,永远可以力挽狂澜,保持高贵的体面。
似乎,“自信的人”在现代社会有了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形象模板,这个“自信的人”很少被允许低头、流泪、徘徊、退缩......成为了一种愈加流行的,不易被发觉的刻板印象,但实际上,真正自信的人不应该把自己塞入到某种评价模式里,为了加入到光鲜耀眼的人设行列里,像捏一块黏土一样捏塑自己。
现在这世界上没有人知道自己要什么,每个人都在等别人告诉他怎么做。
——电影《麻将》
或许,我们可以试着这样来理解“自信”——“对自己的信赖和温柔”。就像在心里搭建了一个小屋,不论在外面经历了怎样的风雨,只要退回到这个居所里,你的所有模样就都能被包容。
在很多人早期的成长经历里,都缺乏他人的肯定,总是会觉得自己不够好,很少会满足于当下的模样。
等到长大后,又被卷入这个超速社会,人们对他人和自己都缺乏耐心,习惯通过一些碎片拼凑出对一个人的印象,通过一些标尺来确认自己的价值,但这样建立起的“自我”又常常是很脆弱的,不堪一击的,他人的三言两语就能让你怀疑自己,握住自我的方向盘是一件困难无比的事。
但你要知道,就算所有人都没有耐心去了解你本质上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也不能失去耐心,就算有某种声音在诱惑你,你也要停下来,问问自己,这有违背自己的心吗?
因为你只有你,你要肩负起对自己的爱。
想象你的心里有一只幼兽,无论你长成了多么坚强的大人,都要记得去关爱它。不是让它不断进化,修改,而是望着它,凝视它深处的悲伤和需求,给予它坚定的安全感,然后继续带着它,转过身去面对生活。
就像电视剧《俗女养成记》的结局,陈嘉玲和小时候的自己站在一起,对她说:“亲爱的陈嘉玲,你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忘记了这辈子其实很长,长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来,做梦又醒过来。你又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这辈子其实很短,短得你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没时间再去讨厌你自己。”
也像这部剧的英文名字,The Making of an Ordinary Woman,不是“非凡女性”,而是一个“平凡女性”,一个平凡女性的一生,值得我们所有的爱和能量去深入,去探索。
今天的我,因做到了无视昨日的我而美丽。
摘自为你读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