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很喜欢这本书写的知识和风格,也认识到了博览书籍的意义和价值,爱上读书,爱上笔记。看了一个周 ,每天看五十页,完成了阅读,其中有两篇的知识量比较大,看的过程一下子吸收很多精华,感觉吸收困难,但还是逼着自己看进去了,这个周再看一遍重要的几篇,然后认真的把读书笔记梳理出来,写一篇读后感,开始列出下个月 的书单,明年的读书计划等等。
读书笔记摘抄:
一、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
作者主要写的是《意志力》这本书给我们传达的内容,相当于他的读后感。真正能左右成绩的品质只有一个:自控。大学生能关注自己,多学习少看电视,这个品质就是学业成功的秘密。想预测一个学生的大学成绩,自控能力甚至是比智商和入学成绩更好的指标。不但大学生如此,在职场上也是自控能力强的人更受欢迎。他们不仅工作干得好,而且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更能从别人的角度思考,更不容易出现偏执和抑郁之类的心理问题。排除智力因素,不管你心目中的成功是个人成就、家庭幸福还是人际关系,最能决定成功的只有自控。
自控需要意志力。一般人可能认为意志力是一种美德,应该通过教育的方式提升思想的境界来培养。然后实验表明,意志力其实是一种生理机能。它就好像人的肌肉一样每次使用都需要消耗能量,而且用多了会疲惫。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你用在这里就没法用在那里。为什么期末考试之前学生们更容易吸烟,不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因为他们的意志力用在学习上了。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用到很多意志力,回家以后就很难再用。做选择需要意志力。冒险也需要意志力。除了好习惯可以减少意志力消耗外,作者得到另一个重要的自控手段是自我监视。
怎样提高意志力?真正有效的办法是“常立志”。意志力是一种通用资源,这意味着你可以通过做一些日常小事来提高意志力,然后把它用在其他事情上。一个有效的联系办法是做自己不习惯做的事。在一项实验中有三组学生分别向提高自己的学习、省钱和健身能力,结果通过一段时间内在实验室对着屏幕锻炼注意力来提高意志力后,他们不但各自想要提高的能力提高了,而且还顺带提高了其他两个能力。
借此:你应该做的是,加强锻炼身体,顺便也提高下学习、省钱能力。
二、匹夫怎样逆袭
作者写的是《大卫与歌利亚》马尔柯姆.格拉德威尔的读后感。格拉德威尔说,想要战胜歌利亚,关键在于两点。第一,你要知道你的不利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你的有利条件;而巨人的所谓有利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他的不利条件。第二,你绝对不能按照对手的打法去跟他玩,你有时候得使用非常规手段。
尼采说“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强大。”《大卫与歌利亚》的统计支持。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缺少家长的监管,往往不能养成良好习惯,自控力比较差。可是如果你去考察那些能够进入《大英百科全书》的历史名人的身世,会发现其中有1/4的人在10岁以前失去了父母双亲中的一位。所以单亲家庭对普通人来说是个巨大的困难,可是对那些没有被这个困难击倒的人来说,他们不得不更早地自立而且也真的自立了,他们反而因此变得更强大。劣势的好处还包括精神上的。
格拉德威尔说,一般有创造性的人物,都要有点特立独行的气质:你要敢于做一些社会上通常认为不应该做的事。你不是去适应这个社会,而是让这个社会去适应你。他们追求取胜,他们根本不追求别人的喜欢。维护现有的社会格局和强调遵守游戏规则,那是高富帅的事。而改变规则则是屌丝的特权。
三、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异类》读后感。一个人最后的成就,不是练习加天赋,而是练习乘以天赋,一项是零最后结果就是零。真正的关键根本就不是训练时间的长短,而是训练的方法。《剑桥专业知识与专家技能手册》《异类》《哪来的天才》《天才的密码》中统一的联系方法,就是“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作者总结成以下四点:1.只在“学习区”练习;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科学家,你就应该好好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比如算算微积分,写写计算机程序,然后尽快找到一个好的导师,在他的指导下,从学徒开始做,做真正的科学研究。真正提升我们水平的不是文化,不是艺术,不是哲学,不是制度,不是自虐,而是刻意练习。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进步。
想要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关键在于“刻意”地在这个领域内,练习。
(一)、只在“学习区”练习
真正的联系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它具有高度的针对性。训练者必须随时了解自己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困难点。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持续进步的关键就是持续地在“学习区”做事。假设有一个人,他无比严格地执行“要待在学习区”这个教条,从小到大不停地进步,他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呢?答案是他会变成泰格.伍兹。真正的职业高手,绝对不允许自己“自动化”。那么,他们如何做到不“自动化”?因为他们没有舒适区!一旦他们发现自己对这一项技术的掌握已经可以了,他们就会立即进入下一项更难的项目。他们绝不会在一个已经被自己证明是简单的项目上继续训练,这也有效地避免了“自动化”的产生。他们的训练永远追求更高的难度。一定程度的“自动化”非常有用,我们不可能每做一个动作都有意识地给每个关节、每块肌肉安排任务,但是“自动化”到不管不顾地执行则是错误的。
脱离舒适区,需要强大的意志力,甚至是一种修炼。巴菲特很早就已经通过股票获得了巨大财富,但是八十多岁仍然在不断学习新东西,因为他知道能让他过去赚钱的知识未必能让他现在继续赚钱。对另一些人来说,脱离舒适区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活目的。马克.扎克伯格作为脸谱网的创始人和CEO,可能是现在世界上最年轻的富豪之一。他唯一的任务就是把脸谱网做好,从这个角度看,他目前似乎没必要不断挑战新领域,但是他仍然害怕留在舒适区。扎克伯格的做法是每年给自己设定一个新目标来测试自己的自制力。这些目标跟公司的运营没有什么关系,简直纯粹是为了挑战而挑战:2009年是每个工作日戴领带,2010年是学习中文,2011年是只吃自己杀死的动物,2012年是重新开始写代码,2013年是每天认识一个新朋友,2014年是每天写个表示感谢的便条。所以世界上有一帮人,他们一天不进步就难受。
(二)掌握套路
刻意练习的最关键部分:基础训练。一个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他到底练的是什么,学的又是什么呢?是套路。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下棋用的定式,编程用的固定算法,这些都是套路。心理学研究人的工作能力主要依靠两种记忆力:短期工作记忆和长期工作记忆。
短期工作记忆类似于电脑的内存,是指人脑在同一时刻能够处理的事情的个数,一般来说,我们只能同时应对四个东西,多了就不行了。短期工作记忆与逻辑推理能力、创造性思维有关,换句话说,跟智商非常有关系,它很难通过训练得到提高。长期工作记忆存储了我们的知识和技能。类似电脑的硬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