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干一段时间就觉得没意思,恋爱谈一段时间就觉得没意思,干啥都好像没意思,总需要有个人唤醒自己的活力。情感、工作常常处在周期性破裂的状态。常常遇到一些小伙伴干一段时间就一定要换工作,可能是6个月,可能是8个月,可能是1年,ta一定要周期性的换工作。我和这些小伙伴聊过,因为其中一个小伙伴让我觉得特别可惜,她长得非常漂亮、很勤奋、活泼、热情、和周围的小伙伴关系也很融洽,眼见着在公司里做得风生水起,再好好干一段时间可能ta在能力上、位置上都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是,ta就提出离职了,很可惜啊,我很喜欢我的小伙伴啊,我问她啥情况,她说不是她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而是很奇怪,她所有的工作都是这样,她就只能干6~8个月,她就一定要换。之后,我又遇到了很多很多这样的小伙伴,每个都这样说。
我想这些重复对于一些小伙伴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再往前走一步,心理上可能会面临中极度的恐惧,这是一种死亡恐惧,是一个人不得不离开熟悉的世界,独自一个人全然置身于一个不确定的陌生世界里的恐惧。这种恐惧有可能是我们可以意识到的,有可能是我们无法意识到的,它会以焦虑的形式出现,不换工作就感觉很难受,很不舒服,很焦灼,而更深的情感可能是恐惧。
恐惧下面是什么呢?是自我分化的问题。
自我分化是 Bow en 理论的基石, 是一种既属精神上也是人际间的概念。精神上的分化是指能将感情与思考区分开来。 未分化的人几乎不能作任何区分, 其生活完全被情感驾驭, 无法做客观的思考, 只能表现出对人们的盲目依附或愤然拒绝某种状态。 分化的人则能够在两者间取得平衡, 既有有强烈的感情自发性, 又具克制性与客观性, 能抑制情绪的冲动。缺乏思考与情感间分化的人, 同样无法分化自己与他人间的关系。 极低的自我认同感, 也导致他们倾向于与他人融合而忽视自己真正的需求。 反之, 分化的人能通过深刻的思考对事情采取坚定的立场和信念, 并依其信念行事, 因此他们既能与他人亲密相处, 又不会不由自主的受他人的影响。
当一个人无法在精神上分化,融洽的关系是忽视自身真实感受、想法和需求,对他人的情感进行反应的结果,因此长时间对自身情感、想法忽视导致个人很难去对事情进行深刻的思考,总是停留在表层,也无法建立真实而深刻的关系,工作干一段时间、恋爱谈一段时间这种活力可能就会被消耗殆尽,不得不去更换工作、远离伴侣,这些消耗殆尽并不是因为他内在没有力量,而是这些力量都用来去防御因低分化而造成的被情感所淹没的担忧,但如果这个时候能够进行心理咨询,进入到缓慢而长程的心理咨询中,逐步展开那些无法思考的情感、想法和需求,那些盲目依附或愤然拒绝的状态真正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或许这种重复就在周复一周的扰动中,逐渐松动,它不会那么快,但是这种改变是深刻的且坚实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