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2年50本书之三十八《卡片笔记写作法》2

2022年50本书之三十八《卡片笔记写作法》2

作者: 栀子之手 | 来源:发表于2022-09-23 23:51 被阅读0次

如果你想真正理解某件事情,你就必须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想想以前读的那些书,大多数都是停留在摘抄这一步,偶尔对哪本书中哪类思想有一点想法,整个精神状态便亢奋不已,好似打破了紧固自己思想的牢笼一般。这两天读这本书,在这方面感触颇深,为了践行作者的这句话,也为了开启新的模式,从今天开始,以后的读书笔记都使用自己的话,当然,特别特别精典的除外,不但不能改,还要记下来不时背诵。

因为最近一直在发愁笔记的事,在突然发现可能是适合自己方式的笔记时,这两天读书就有些激动,昨天看到文中的方法,还有些懵,今天百度搜了下“卢曼笔记”,还真有一个链接,有简短的文字介绍,还配有卢曼笔记卡片的照片,从照片中看出那张卡片纸张有些薄脆,像是孩子作业本子纸张的反面,正面的一些线条还依稀可见。可惜纸张上边的文字是德文,一个也看不明白,不然也能借鉴下原主总结式简洁的语言及他自己对于此段文字的想法。不过右上角看起来一串杂乱的分类确如本书中介绍的分类规则一样。

卢曼的笔记分3类,第一类是“闪念笔记”,它的作用是捕捉脑中闪现的想法,这个记录的方式不限,因为是闪现可能是在路上,或者工作中,这时候不管使用哪种方式,先把这个闪念记下来。如卢曼本人所说,他会时常用手边的纸先记录下,不管是餐巾纸还是账单,或者用手机录音。之后可以再用卡片记下来。

如果碰巧闪念想法出现时,自己刚好有时间,可以把闪念完整的记录下来,放到第3类的永久笔记中,整理后的闪念卡片就可以丢掉了。

因为发明卡片笔记法的卢曼是用卡片记录,所以此文中一律使用卡片,但事实上现在有不少软件可以很好地实现卡曼笔记的分类记录方式。

第二类是“文献笔记”,它是把自己读过的书中内容,用精简的文字,把自己以后可能需要的内容,或者自己喜欢的内容记录下来,方便以后查阅。我觉得一本书中不一个地方,不同的内容也可以分几张卡片记录。现在读书少,文献笔记这一步看起来没什么必要,只需要找找以前的读书笔记,或者查下读过的书目即可,但如果读了几百本,上千本呢!

第三类是“永久笔记”,这才是卢曼笔记的核心。我把这类笔记根据来源又分了三小类,一类是从第一类的闪念笔记整理来的。一类是读书时对于某些内容的一些想法,思路,观点的记录。因为卡片笔记法的要求,每天拿出第一、二类笔记,进行思考、研究,因为学识的不断增加,思路的不断开阔,看原来的笔记又会产生新的想法,这类想法也要记录下来,加入永久笔记,这就是第三类笔记中的另一个来源。

这些分类除三大类分开放置外,每一类下还要再细分,具体怎么分看自己工作或者爱好的需要,没有十分清晰的标准。比如,我今天便反复思考如何建造自己的笔记库,除了卢曼的三大类,我还需要一个自己独特的笔记库,主旨思想是建造一个古典背景的大地图,下边分几个大类比如规则法律,礼仪,服饰风俗,山川地貌,人物性格特点等等。原来脑子对一块一直乱糟,虽有想法,但无从下手,读了不少,记了不少,却总不成系统。

记与分类虽然十分重要,但它们只是手动操作的步骤,最关键的是“思考”,不但读书时思考,看笔记时思考,还要思考一些笔记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使不同笔记间激发出新的想法,这是思想的升华,也是卡片笔记法的精华所在。

具体卡片的写法感兴趣的朋友,比如哪个地方写分类,分类如何增加链接等,可以自己看书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特别是分类与链接,我也是一头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2年50本书之三十八《卡片笔记写作法》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lo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