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冬至》后记

《冬至》后记

作者: 懒猫的哈欠 | 来源:发表于2022-09-16 18:40 被阅读0次
    《冬至》投稿后,一向很照顾我的编辑老师一如既往地给力,很快给了回音。今早联系我,说准备个创作经历。创作经历?居然还要创作过程啊。虽然有一丝奇怪,但还是抓紧时间赶紧写吧。写什么呢,那就从为什么写《冬至》和构思过程吧。于是边带娃边写,一向自认为手慢的我几个小时搞定。赶紧发,再次回到对话页面我忽然有一丝犹疑,创作经历?不会是写个人创作过什么的吧。不管了,发。结果,结果,创作经历果然是个人简历 ,理解出现偏差,闹了个乌龙。当然这和我不求甚解有关,我在面对老师、领导甚至是孩子的老师时,总是不自觉减少交流,做不到和老友那样自如。
    在此特别感谢我的编辑老师,那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表情包让我觉得很轻松,虽然我从没有表达过,而这些文字她很可能看不到,依然表示感谢。

    写《冬至》的时候,我正在写一篇专业方面的论文。每每从论文转向《冬至》,我都十分愉悦。人还是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

    但《冬至》的写作初期并不顺利,表达总是不顺畅,时常卡在某处。我索性借鉴文友的方法(既然发在简书,就写他的简书名字吧,噔噔噔噔,感谢骑马的张果老同学),将故事框架先立住,然后开始拼积木,想写哪部分就先写哪部分。很多时候我都是这样,初期怎么也找不到感觉,随着投入的越多,灵感越多,开始各种设计。到后期写完反复琢磨修改,反倒要控制自己不要再动了。写到冬至打牛时,我边哭边写,很畅快,好像自己压抑的情感也随之宣泄出来了。

    《冬至》的故事原型来源于邻村。那是我高中时某个寒假,突然听说邻村一个小孩被一头怀孕的驴踢死了,当时孩子的奶奶正在屋里包饺子,而孩子的父母还在城里打工。这个事件成了那段时间大家关注的焦点,议论纷纷。这件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既然发在简书,就再多聊几句。我其实记不太清是怀孕的驴还是刚生了宝宝的驴了,但后者怎么称呼一时难住了我。难道说哺乳期的驴 ?好奇怪。就像如果在老家,我肯定说家乡话。在外面说话就四不像了。称呼也是一样,所以我问了一下老家的朋友,朋友说驴和马小时候都叫驹,还举一反三说我们那儿小牛叫牛犊儿,猪叫猪羔儿,感谢这位朋友,哈哈。

    现在继续,在成为妈妈后,我总是杞人忧天,过分担心孩子的安全。在孩子出生后的几个月,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胡思乱想,担心孩子会不会是脑瘫,忧心孩子怎么还不抬头,会不会有别的什么毛病,又不敢和家人说,自己百度一些症状然后偷偷测试;当孩子稍大一些,可以在外面跑着玩时,又担心会不会被车辆碰到……总是担心发生意外。不敢想又忍不住想。看到那些孩子发生意外的新闻,就觉得非常揪心,甚至看到题目就直接划过,不忍细看内容。但是,村子里的那件意外还会在我心头闪过。

    到了真要把这个故事写下来的时候,以孩子母亲的角度来写似乎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如果说在写《冬至》时有什么优势,除了我是一个母亲,还有我自身的经历。我就生长在和小说中冬至的生活环境类似的村庄里,那些彩钢瓦的房子、起伏的黄土地、夏天钻苞米地时的密不透风都是我的所见所感。和小说里冬至一样,当年我也一心想离开那里。书里面里常形容青草的清香,少时的我很不理解。夏天在地里蹲着割草,割过的草散发一种特殊的味道,混着闷热,那种味道怎么也称不上清香。后来看鲁迅先生的《风波》,里面写文人路过江南水乡,说真是田家乐,而生活在期间的人并不这样认为,顿感鲁迅先生说出了我的心里话。真实的田园生活是复杂的,既有简单淳朴的一面,也有其琐碎、繁重甚至残忍的一面。

    有人说作家应该俯下身去写底层生活,可是俯下去这个动作给人一种高高在上之感,而且据我所剩无几的化学知识,在观察试管里的液面时,俯视和仰视都有误差。所以俯视视角本身就和底层的视角不一样吧。还好我不存在这个问题,不仅因为我不是一个作家,还因为写的就是我自己的生活,既不仰视,也无需俯视。

    冬至的生活基本上是我所见到的一些人和事揉杂在一起形成的。冬至身上有我的嫂子、姐妹、同学等的影子,虽然遭受的难处不同,但类似的厄运算不上罕见。比如带先心病的孩子看了几年病,最后孩子还是离开了,又或者丈夫不务正业沉迷酒精,自己承担起一切。她们承受着这些,继续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在我写冬至时,时常想起她们的身影,她们在苞米里、在豆角架下、在灶台间不停地忙碌。

    冬至的童年,参照了我的童年记忆。我现在还记得,曾经有个孩子冬天还光脚穿着单鞋,但身体很结实。他的成长也应了村里人常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用故乡常见的酸枣树隐喻冬至,虽然扎根在贫瘠的土地上,但总能开花结果。她是坚韧的。

    其中冬至弟弟翻捡垃圾桶捡剩饭吃那件事是听父亲说的,那时我已经工作了。听到父亲说起这件事时,觉得孩子很可怜,内心想着若是能帮一下,孩子交伙食费我还是可以负担的。但也不知是羞涩还是懦弱,一直没有把这个念头说出口。现在那个孩子应该长大了吧,我却仍然不能释怀。索性也把他写出来。据说文字有疗愈的功能,于我而言,讲一些不能和人说的事诉诸笔端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就这样,写这个小说时边写边回忆过去,许多往日的点点滴滴;父亲在地上牵着毛驴走,我坐在堆得高高的玉米杆的车上,紧紧抓住绳子,又兴奋又害怕……突然发现,对于当初想逃离的生活居然那么怀念的。

    这个故事写完有一段时间了,写完就放下了,再回看时有一种陌生的熟悉之感。看到某些片段都在怀疑这是自己写的吗,但当我看到孩子逝去的片段眼泪又开始打转,想起当初写作时代入的感觉。很喜欢那种全情投入的感觉。

    转眼又要开始准备新的论文了,很久没动笔了,希望今年也能同时写出一篇自己满意的作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至》后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oj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