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恐怕是道德经中最受大家喜爱,名气最响的一句话吧!众多企业、个人视其为座右铭,我办公桌正上方就挂一幅行云流水的名家草书,以示为一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随手Baidu一下,约12,300,000条之多,释义大致相同,略举一二:
1、上善若水:指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2、上善:至善,最完美;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此处省略200字),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3、善,会意字,“善”具有深刻的伦理学、哲学和佛学内涵,是宗教、哲学、伦理学等范畴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此段共省略300字)。
4、上善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
5、“故几于道”译为它的品质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境界。这里的道是指一种境界,崇高的。
全都把善比作水的美德。大公无私,做好事不留名,整个一雷锋精神。水真有造福万物却不争的谦虚美德和善的品行吗?那洪水猛兽、水火无情又何解释。这里的善真是善行之意吗?还有,原本是《道经》,却不提“道”,而去论“善”,虽然善是一种美德,那也应该放在《德经》去议,这不是跑题了吗?!
如果说前面文言断句还可商榷,这般解释上善若水就不可理喻了,典型的望文生义,用现代汉语生搬硬套古文。《道德经》是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不是各章独立的杂文集,且古文词义宽泛多义、隐喻、简略,我们只有结合上下文连贯地理解,才不至于片面误读。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是《道德经》第八章,实则仍在论证道德经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即《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的观点,而不是讲什么“善”。
善:在这里与善行、至善没有毛线的关系,而是擅长、易于,上善指最擅长、特性;若:比喻,好似;利:也不是有利于、造福,而是利用,依照。
老子在这里用水的特性作比喻,通俗形象地解释什么是形而上的道,为什么“道可道非常道”。道好似水一样,水在不同容器中,会自然呈现不同的形状。所以说水是有形状的,可谁都无法说水是什么形状。同样,我们都能感觉到道的存在,可却不能言说。道与水的这个特性极为相似,但还不是,真正的道还更玄乎,是没法解释的。
所以,上善若水赞美的并不是所谓水的善行,而是水的可塑性、灵活的适应能力。“上善若水”教导我们无论做人还是做企业,都要像水一般顺应社会环境。
上善若水充分体现了老子的自然主义哲学思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