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晚餐有些丰盛了,我一向是简餐薄饮的,晚餐更是简单。今天动手做了一个金枪鱼蔬菜色拉,一罐啤酒下去,就有些微醺了,一瞬间有了一些食欲的微微满足,也有了一些小小放纵后的后悔。也罢,饭后百步走吧。窗外夜色盎然,有灯影人声,好的很。
不知道多久没有晚上散步了,其实,这初夏的夜晚是不可辜负的,没有早晨贴着皮肤的凉意,也没有午后灼烤的小高温。我回忆起这样的小高温,就像是下班回家时偶遇邻居家的小黑背 ——个头虽没有长开,但龇牙咧嘴之间,已经全然有德国狼犬的虎虎生气了。盛夏还未来临,午后的热,也已经这般颇有气势了。而这时的夜晚,“小狼犬”似的温度已经消散,穿着短袖的棉T刚刚好,推开楼道的大门,园子里香樟树的气味扑上来,心里就陡然一阵轻松,信步迈开腿,就有微风吹来,地上斑驳的树影不停晃动,原来,是一轮圆月挂在树梢头,呀,竟是不期而遇一个月朗星稀的良夜了。
对于类似的心境,我承认,多少是有点朱自清《荷塘夜色》情结的,读书的时候,背的滚瓜烂熟,却无法有触动内心的体会,直至中年,当这样的踏月而行,肚子里嚼烂的文字就忽然刻在记忆里,在血管里循环一番,从毛孔里随着体温发散。才明白,“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是一种思想裸行,在这种“对影成三人”的小环境里,什么都不想,或者什么都瞎想,是自由的放纵。是放纵的自由。
多久没有抬起头,看看夜晚的明月了呢?小时候,我最喜欢在夏夜躺在门口的竹榻上乘凉,摇着蒲扇仰望漫天的繁星,那时的月色好得有点奢侈,没人想到如今的工业文明,让灿烂的夜空成了奢望。不过,今夜的月色倒是出乎意料,足可以将就。“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想来月亮是委屈的,她一直都在,变的是我们自己,我们多久没有抬起头,看看夜晚的明月了呢?我们疏远了她,用忙碌疏远,用“文明”疏远,哪能去责怪她疏离的夜色下,若有若无的明媚呢?贾岛有诗云:
海底有明月
圆于天上轮
得之一寸光
可买千里春
我扪心自问,如果我是月亮,对着多情多意的古人,是一定不吝于发散我的明媚的,如同女人们无法抵抗甜言蜜语的男人。月亮是有灵性的,是真的吗?
我想起瑜伽课上的老师,在上课伊始的调息准备时间里,对微闭着眼睛的我们喃喃细语~“慢慢的,向内,观察你自己…”。我每次听了,总是想问,如何是向内观察自己呢?我相信,老师是有所意会的,却无法用语言描述。《心经》的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观自在菩萨”,翻译过来,就是“观察自己的内心,而觉悟圆满的悟者”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及至中年,能意会朱自清《荷塘夜色》的意境了。其实,是终于能够在静下心来,在安静的夜晚,来观察自己的内心了。内心投射在哪里?她悬在树梢头顶,我一抬头就能仰望,我与她对话,这就是在试图寻找平静自在的本我。
禅宗故事说,有和尚问六祖惠能,如何明心见性?六祖不答,以手指月。和尚大惑不解,后世解释这宗禅门公案,即是以手指月,智者见月不见手,愚者见手不见月。所以有一部禅宗典籍,叫做《指月录》教导我们,时常放下世俗的羁绊,安静下来,“向内观察自己”。而月亮也好,夜色也好,手指也好,只是工具而已,是一种方便,一种寄托。无论乌云密布,还是万里晴空,月亮如同我们内在的本我,一直都在。只是欲望,挫折,烦恼遮蔽了她。一念放下,就可一夜安眠。大道至简,如明明之月,垂手可得。
其实我们一直用月亮比拟内心的,曹操比拟求贤若渴的心情,是“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也有直白的歌词,“我的情也真,我的爱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我们有多久没有抬头看看月亮了呢?我们一直在奔波,以至于停不下来问问自己,若是再三做了减法,你还需要的是什么?腾空自己的内心,是否能盛下宁静的月光?我抬头望着平静的圆月。忽然失笑。我想起某个夜晚,在月光下和心爱的姑娘携手散步,跟她绘声绘色地讲故事。一句一句对着关于“月”的诗句。也想起很多个夜晚,在月光下为生意杂事踯躅徘徊,久久忘归……我等终是俗人,内心爱与欲的波浪,总是在时时冲刷迷惘的心,就像此刻举头可见的明月,也时时湮没在云层里。也许有这样的些许慧根,能独自在月光下淘洗内心,已经是诺大的机缘了。而这时我又想起她,以及手掌上她的体温,看来离明心见性,还差得很远。真是“世间无有双全法”啊……
在小区里的庭院慢慢走了好几圈,香樟树人来疯似的开满了黄色的小花,香味在飘荡的夜风里荡漾,时而淡雅,时而浓烈,让我不至于在如水的月光里沉醉太久。
江南月,如镜亦如钩。
如镜未临红粉面,
如钩不展翠帏羞,
空自照东流!
月光是平等无差别的布施,让我们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体会因果。我与谁?在前世的月光下相遇,今生的月光里携手,来世的月光下相依?佛叮咛:
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
每一个当下都是最美的相遇,独自漫步也好,牵手谈笑也好,都是。苏子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你好,Mr.Moo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