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在意“垃圾食品”会危害孩子的身体,但是却经常忽略“垃圾文章”也会毁坏孩子的心灵。
对叶开教授的印象,感觉他是是一位批判家,见解独到,分析透彻,切中时弊,针针见血。
《对抗语文》这本书,入手好几年了,一直没顾上细看。今天翻出来,体味不一样的语文。
叶开教授指出,语文教育的核心思想,一是认写文字,二是阅读经典。学会书写,懂得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语文教育里最重要的组成而部分,而针对经典作品的熟读和背诵,则是这种学习主要的、切实有效的手段。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就尤为关键。而反思我们现在的教学,大多老师都喜欢那些听话、聪明、懂事的好学生,而对于那些懒惰、愚笨的学生,则多少有些无奈。
《功夫熊猫》这部动画片很多人都看过,也都被熊猫阿宝那憨态可掬的形象所吸引。
平凡而普通的阿宝,延续着老爸小面馆事业的传家重任,但在他的梦中,除了小面馆之外,还有着行侠仗义,还有着身手不凡的功夫。
现实中的阿宝却是一个好吃懒做,身体肥胖、活动迟缓的熊猫。他的这一身行头不适合练武功,不正像我们教室里坐着的那些后进生吗?
可幸运之神偏偏降在他的身上,在武林大会上,乌龟大师要挑选一名能拯救山谷的龙武士,就那么随手一指,竞选中了在场边看热闹的熊猫阿宝。
对这样的学生,乌龟大师告诉狐狸大师必须因材施教。孔子教育我们“有教无类”,自然是来者不拒,因材施教。乌龟大师的教育理念,承袭了孔子的精髓,就是要根据熊猫阿宝的性情爱好来教育他。
熊猫阿宝对自己没有信心,和身边的那些天才相比,更让他浑浑噩噩。梦中他敢跟五大侠煮酒论英雄,和腾云称弟兄,现实中他把自己定为一个小面馆的接班人。
在《功夫熊猫》里,狐狸大师明白,对一个贪嘴的胖熊猫,必须用能够诱发他努力的方法来激励他。比如影片里的馒头,经过10公里长途跋涉之后,饿得两眼放光的阿宝,想吃馒头还得和师傅抢,只有自己努力才能给自己挣到填胃的口粮。
成长的路上,身边人不断给阿宝鼓劲,“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相信“相信的力量”。激发了身体的潜能,认识到自己独有的价值,相信自己,找回自己。
熊猫阿宝终于成为大侠,拯救了山谷。
阿宝的成长历程,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找到他们身上的亮点,正确的进行激励,每一朵花都会绽放异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