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敦煌不止美景,感受它的另一种美!

敦煌不止美景,感受它的另一种美!

作者: 50ae153cf9ee | 来源:发表于2019-08-06 16:42 被阅读0次

    七、八月份是孩子们的暑假时期,很多家长都会选择带孩子外出游玩,肯定会有人选择去西北大漠中的璀璨明珠——敦煌,让孩子感受这历经上下千年的敦煌文化。

    在你欣赏敦煌的山河壮丽,辽阔的沙漠,起伏的峰峦,清澈的泉水,彩色的宝窟,以及驼铃有节奏的声音,是否能把我们的思绪带往遥远的古代,领略古人游览风俗的历史。

    敦煌

    说来也十分凑巧,我国古代游览风俗的开篇,竟然是在敦煌与酒泉一带揭幕的。

    因为这里带有神话的一种传说,说西王母与穆天子,正是在酒泉相遇的,而《山海经·西山经》又说,给西王母送饭的三青鸟,正是住在敦煌的三危山上,如此看来,敦煌地区竟是我国游览风俗的发源地。

    在春秋时代,孔老夫子也是提倡游览的。

    《孔子家语》里有:“孔子北游,登农山,子路、子贡、颜回侍,孔子四望,感叹曰:二三子各言尔志。”

    看来孔子爱的是游山,这和穆天子爱游昆仑山具有同一性,也可以说,游览风俗是从登高山望四野开始的。

    西王母

    到了战国时代,游览风俗有了变化,游览者不仅爱登山游山,还增加了玩水项目。

    《楚辞》里有:“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发。”又说:“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墓兮怅忘归,遗极浦兮悟怀。”

    可见此时不仅强调“登昆仑”、“览冀州”,也强调“横四海”。

    《史记》记载的秦始皇是既游山又玩水:“始皇三十七年,上会稽山,望于南海,立石刻:颂勤德,还过吴,从江乘渡,傍海上,北至琅邪。”秦始皇游山有个特点,就是要刻石留念来颂勤德,这开了后世游山刻石风习的先河。

    敦煌历史文化

    除了秦始皇以外,楚王也是既游山又玩水的,《战国策》里有:“昔楚王登疆台而望崇山、左江右湖,以临方湟,其乐忘死。”楚王游兴很浓,到了“其乐忘死”的地步。

    春秋时楚昭王在游览史上也是出了名的,《说苑》里:“楚昭王欲之荆台游,司马子綦进谏曰:荆台之游,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南望猎山,下临方淮,其乐使人遗老而忘死。”可见当时已经有人把游览作为长寿的一个手段了。

    到了汉魏间,游览风俗从帝王游览的初期阶段走出来,而走入了文人游览的中期阶段了,在汉代民间的古诗里,也开始歌咏起游览风俗来: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这当然是民间文人所抒写,到三国时代,游览风俗的发展,促使了我国文学史上山水诗的形成。说道歌咏山水诗,我们不得不提一位人,就是曹操,在游览风俗中,我们首先把曹操看成是一位诗人,其次才是魏武帝。

    曹操在凯旋旅途中顺便游览了祖国的大好山河,不禁诗兴大发,写了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开辟了游览和歌咏山水的新风气,但一种艺术体裁的出现,往往不是孤立的偶然的现象,它会与多种艺术内容和形式有关,紧接着就出现了山水画、山水赋等的形成。

    敦煌特色

    说完游览风俗的历史,我们回到敦煌的民间游览风俗特点。

    与先秦汉魏相比,项目众多,范围也扩大了,当然会有许多特色在其中。

    其一,游览敦煌古迹,人们往往要求神拜佛。

    在《半壁树咏》里,“半壁生奇木,盘根到水涯。高柯笼宿雾,密叶隐朝霞。二月含青翠,三秋带紫花。森森神树下,祈赛不应赊。”

    求神拜佛

    这首敦煌民间游览诗专门描写了半壁树的美景,称它为“神树”,在二月的寒风中它依然清翠挺拔,秋天它还开放着紫色的花,它高高的枝条笼罩着四周的雾气,茂密的树叶遮闭了灿烂的朝霞,它那巨大的粗根盘根错节的伸展到月芽泉的水边,人们在这棵高大的神树下,向神祈祷着。

    在唐代敦煌人民向神树祈祷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树荫象征着和平安定和子孙繁荣。

    其二,敦煌游览风俗还贯穿着爱国传统教育。

    在唐代“两关遗迹”这个景中,其中阳关里有一间“水精堂”十分有名。在《水精堂咏》中有:“阳关临绝漠,中有水精堂。暗碛铺银地,平沙散玉羊。体明同夜月,色净含秋霜。可则弃胡塞,终归还帝乡。”

    敦煌景色

    站在这诗句中的水精堂里,品位沙漠和塞外风光,别有一番滋味,特别是在秋夜,月色像散在戈壁滩的羊群,而秋霜却早已铺在与之一色的细沙地上,可喜的是这里已经不再是胡人统治之地,已经归还到我大堂繁盛的版图里。

    由此可见,古人写两关遗迹,并不是单纯的游玩和观赏,而是贯穿着一片爱国赤诚的心意。

    其三,参观宝石出产地的风习。

    在《瑟瑟咏》中有:“瑟瑟焦山下,悠悠采几年,为珠悬宝髻,作璞间金钿。色入青霄里,光浮黑碛边。世人偏重此,谁念楚材贤。”

    敦煌旅游

    这里的“瑟瑟”是一种碧玉宝石,它常常呈现出绿色、红色或杂色,色泽直冲霄汉,十分好看,赢得当时统治阶级的喜爱。

    其价值也很高贵,一颗瑟瑟可换一匹好马,所以,参观当地土特产的习惯,不仅能增加人们爱乡土的感情,也慢慢形成了敦煌游览的风俗习惯。

    当我们现在再去欣赏敦煌美景时,常鹤鸣老师建议不要忘记它的风俗文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敦煌不止美景,感受它的另一种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sw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