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一直都想写的一个话题,因为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人为什么会感觉难。说到底,就是欲求不满。这里的欲代指一切欲望。想一想,你的生活,之所以感觉难,其实都是因为多出来的欲望,温饱思淫欲只是道出了人贪欲的一种物化存在阶段。
最近研读《黄帝内经》,讲远古时代人基本都可以活到应该活到的年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无欲无求,在精神层面很容易得到满足。因为他们虽然从事打猎等体力活动,但是作息方面可以保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身体没有受到很大的损伤。精神满足,作息健康。这不就是今天所说的养生之道吗。这段写的有点偏,硬要拉回主题,就是通过历史在精神满足上的辩证统一,巩固延伸观点。
其实,试想一下,如果单从活着的角度,现代社会下,找个地,让我们回到原始人那种生活方式,我们就活不下去吗。答案是否定的,而且,工具的使用会让我们比他们活得更好。可是,这个问题,恐怕只有快死了的人,感受到生命真正存在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我们为什么不想那么活着,因为时代在“进步”。这赋予了人越来越多的可能性,以及越来越多的欲望。所以,说到这里,我想把论点从人为什么会感觉越活越难改成人为什么会感觉越生活越难。这里生活便是指入世,因为如果我们清心寡欲,过上原始人的生活方式,活着一点都不难。
欲望有了,那活得越来越难的另一个条件就是不满,为什么会不满呢,这同样是因为时代在进步,我最喜欢举的一个例子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放了人的双手,那么解放的双手去哪里了呢?有一部分通过更多努力,顺势而为,职业升级。还有一部分不知所措,就这样吧。所以,能力供给跟不上时代的需求,而又眼看着时代进步带来的各种各样的欲望,欲求不满,生活就越来越难了。
这是时代进步的大背景产生的原因。一层层降级下来就会变成各种各样的子问题。比如经济问题,这恐怕是现在大家最有同理心的,写这篇时,我也曾大刀阔斧,举证这个问题为根本原因,从我们这种无产阶级来说,或许,很容易说通,但是,我突然想到了马云说的那句“万恶之源”:我对钱没有兴趣,我最快乐的是我拿91块钱,当老师的时候。他那种经济层次的思维,可能我一辈子都体会不到。但是,从他喜欢演讲,最近回归教育的角度来看,我还是很相信他说的那句话的。这是必然的,实现经济自由,而且无敌寂寞,欲望只能指向那些更原始的欲望了,“好为人师”?嘻嘻,我对马老师很敬佩的,所以这个词不带感情色彩,又是一种复杂人性的挖掘,不做深入讨论。人人都逃不过“欲望”的真香定律。经济问题并不是生活越来越难的根本原因,而是时代进步下一个不断上升的客观门槛。
人为什么会生活越来越难,回归到积极的方法论,在认识自己所处社会层次和自己,统筹生存成本的情况下,顺势而为。(这注定是个烂尾工程,因为我写的初衷只是记录思考,而不是提出方法论。而且方法论的得出在于一个系统的问题,根本无法从单个或是多个系统元素去找个通用的解决方式。这就好比之前的俞洪敏风波,我觉得,他最大问题就是把一个系统的问题只归咎到一个系统元素上。而我的认知也不足以支撑多个元素的分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