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澄录》之二(第5天)

作者: 大漠驼铃ok | 来源:发表于2017-07-25 23:51 被阅读0次

陆澄:字原静,又字清伯,浙江吴兴人。心学门人,王阳明弟子。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刑部主事。嘉靖时,因为其主张不合大礼,被罢归,于是后悔前议之非,上疏自讼,帝恶其反复,遂斥不用。当时有议阳明心学者,陆澄欲上疏抗辨,阳明闻而止之。

徐爱英年早逝后,阳明先生就把弘扬心学的期望寄托于陆澄。陆澄对阳明心学理解得很深刻,阳明先生曾经叹曰:“曰仁殁,吾道益孤,至望原静者不浅。”

《陆澄录》之二(第5天)

陆澄问:“有人夜里怕鬼,这事咋整”?

先生说:“这只是因为平时不能够【集义】(事事念念都合乎道义)造成的,因而必定在内心中有所亏欠,因此才会感觉到害怕。如果平日以来的所作所为都符合神明的教诲,光明坦荡,那么有什么可怕的”?

马子莘(陆澄学友)说:“正直忠义的鬼神不需要害怕,但是邪恶的鬼神不去看人的善恶,因此未免还是有点害怕”。

先生说:“岂有邪恶的鬼神能够迷惑正直忠义的人的?只是这一思惧怕的念头,就已经是心术不正了,所以才有被鬼神所迷的人。这哪是被鬼迷啊,分明是被自己的内心的私心杂欲给迷惑蒙蔽了。就像一个好色之人,他的心神是被色欲鬼给迷住了;一个好利之人,他的心神是被贪婪鬼给迷住了;为了不值当的事情发怒之人,他的心神是被怒气鬼所迷住了;惧怕不应当惧怕的,他的心神是被胆小鬼给迷住了。”

安定凝聚,这是心之本体,是天理。外边的动和静这些东西,只不过随着人所处的时候不同而有所变化罢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陆澄录》之二(第5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tn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