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机屏突然一闪,“世腾妈妈”,赶紧定格,“曹老师,刚才没事,在看世腾以前写的日记,发现了个事,孩子回答了您。”
回答了什么?愈发好奇。
待我打开那张日记图片,恍然加会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4679320/95842fb3f48feadd.jpg)
“难道考试真有那么重要吗?”我在这句话下面圈划后也用了一个反问句回应,“认真准备,认真学习,还会怕考试吗?”没想,世腾紧跟其下,回答上了这句话:“是的,老师,我会好好学习。”
我猜想,世腾妈妈也同样惊喜于儿子的思考。然后,才一拍,一发,这连续的两个动作就让隔屏相望的我这个语文老师庆幸感恩不已——谁知道自己的哪句话哪个行为就影响到孩子呢?
2
从教这么多年,一直以来保有这样的习惯,学生有问我必答。作为语文老师,我也一直以来坚持看学生的周记——说周记,说到底,应该算是周末两天当中某一天的日记——并且固执地认为,相比作文,周记更有看头。作文,一般有固定形体,一单元一个主题,学生最大的差异在于语言的表述。而周记,50多个孩子的周末生活形式不同,内容不同,喜怒哀乐更不同,表现在其中,思考也好,行文也罢,就都自带印记,各有各的色彩了。
突然很想知道这个二年级的小男孩为何会有这样的思考。还好,忙里偷闲做成的美篇里就藏着呢。一阵狂喜——看到了吧,真的没有白下的力气——三下五除二,还真就找到啦。
![](https://img.haomeiwen.com/i4679320/06fbf189de68d05e.jpg)
日记写于2019年11月3日那个星期天,题目就是《为什么要考试》,看看全文吧——
考试是件可怕的事情,因为一旦考砸了,会被认为没好好学习,甚至还会挨打。有的学生常常因为害怕考试而逃学,这让父母很担心。
难道考试真有那么重要吗?
摘录完毕,竟然佩服起这个小娃儿的能耐。您看,正文第一句“考试是件可怕的事情”总起全文,接着用“一旦”“甚至”来说明考砸的可怕性,最后还举例子说明因害怕考试引起的连锁反应。正因为如此可怕,结尾才发出“难道考试真有那么重要吗”来回应第一句,回应课题。
对应我答非所问的回应,世腾显然用心作答,让我感动。在他作答的那一刻,神情该是多么严肃、认真。
3
上学期中途接班,班主任王老师给我的名单中,世腾的名字,鹤立鸡群般吸引我的目光,四个字。前两个字到现在也没向他求证,只是想当然地认为就是父母的姓氏叠加。
“对于世腾,我是愈来愈喜欢,有主见,有想法的小小男子汉!现在眼前又浮现出了他做实验的那张照片,专注,这是多少孩子梦寐以求的品质,世腾有!所以,世腾要把这种品质发挥到极致哦!将来,就会成为在某一领域有话语权的人物,比如,像钟南山院士那样的人!曹老师期待哦!”
这个学期,岗位职责使然,我不再担任二年级二班的语文教学。世腾妈妈给我发来微信,表达理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4679320/e0ebc606e78b1719.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4679320/08ca5a5c5e4d587d.png)
作为回应,我还加上了以上这段对世腾鼓励的话语。真的,看到世腾做实验的专注,打心底里为他叫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4679320/cfdeab35f5fe52a1.jpg)
这个寒假,由于疫情原因被无形拉长,孩子们宅在家里,也应有动手操作的乐趣才好。巧遇微信群里科学教研员转发的小小实验,于是,动动手指,转到了班级群。于是,就有了世腾他们动手的小乐子,就有了实验探索的别样专注。在这里也特别表扬一下世腾妈妈对孩子的用心,稍加引导,放手让孩子玩转科学实验,孩子玩得不亦乐乎,家长也放心省心。所以,有个智慧的妈妈真是孩子的福分。
4
再次读着世腾的周记,再次审视我们俩之间的互动,敲打键盘的指尖愈来愈感觉温暖。
真好,就这样慢慢地走进学生心里,就这样慢慢地让学生驻在我的心里。
只可惜,以后,至少这学期,看学生的周记就成我妥妥的奢求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4679320/f9a849e2544173cb.jpg)
对,春天来了。祝福我们所有的学生,安心安乐安康安顺,一切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