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直在看脱口秀大会,平时光顾着乐,一回神才发现这些优秀的脱口秀演员们高密度、高质量的输出真是了不起。不仅仅是要持续输出,还得有亮点、金句、爆点或者观点,才能在旗鼓相当又激烈的比赛中赢得观众的投票。
![](https://img.haomeiwen.com/i5310987/56c7cdd860f4fc53.png)
庞博连续参加了五季脱口秀大会,还能不断创作,能在第五季还拿到第五名的成绩实属牛气,这种超强的持续输出能力是怎样锤炼的?
那个表面看起来冷冷的,连语气都是不紧不慢,论表演和与观众互动的能力简直谈不上,但是为什么还能拿到第五季的亚军,险些成为冠军,纯属她的观点、视角和高质量的输出能力。出其不意的蹦出“我的状态只有三种'小悲、中悲和大悲'”这样激起波浪的谐音句,在她看似平淡的讲述中,排比的结构,精细的设计,一环套一环的逻辑,金句还频出,让鲁豫老师都赞叹。鸟鸟就是典型的用高质量输出赢得观众的典范,妥妥的文本之王。
邱瑞,一个曾经的程序猿,却能把生活中琐碎的事情挖掘出一些内容和笑点,加上他特有的语气和冷嘲,也是热门选手。网上买的3.9拖鞋,和女朋友王涛就做饭这件事就能跌宕起伏地成为比较炸的稿子。这是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捕捉素材,进行加工思考而出彩的代表。
呼兰,则是另一种风格,都说脱口秀欠呼兰一个冠军,呼兰成为了全村人的希望,凭借着他稳定的状态,深刻的洞察,他是有广度和深度的代表,总算加冕成功。有态度、有深度,或许不能很炸,或许不能一时出圈,但是它有持久的生命力。
志胜,无疑是特别火的,特别的刘海,特别的口音,特别的长相,那个气场哪怕不张口,一上台都能让人带来欢乐,文字和表达的魅力让志胜成为了“绝美”。志胜有很多场都很炸,每次看的都很尽兴。但决赛的时候还是让人有点失落和意外,或许期待的太高所以有落差,或许就像志胜说的那样创作就是在绝望中求希望,扛过来的那一次次创作惊艳了所有人,也就如他说的那样“好的创作都是要经历过痛苦的”(原话记不清楚了,大意如此)。的确,高质量的输出是需要花费心思和思考的。
开开心心看完第五季脱口秀,体会到带给我欢乐的脱口秀选手,深刻感受到不断创作和持续输出,还要赢得观众的笑声是相当有难度的事情,相比较而言,纯粹的码字就容易的多了,恩,以后还是持续的输出好了。
最近一段时间我的输出呈间歇式的,太忙的时候没有时间码字,但恰恰是高质量输出的好时机,因为不断的在思考,不断地在经历,就会有一些素材或者思考点,顺势就可以码一篇文章上,哪怕随手用备忘录记下来,这个过程是流畅的。等到状态稍微松弛一些的时候,因为少了一些思考,源泉就显得干枯,自然也就流淌不出文字来。想要稳定的输出,还是得保持不断地输入、思考、观察、体会、感受,万万不得随波逐流和麻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