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战隼老师推荐了一本与人交流相关的工具书——《像间谍一样观察》,来自一名前FBI特工,教导我们如何将间谍的技巧灵活运用在家庭、职场等人际交往场合。
关于人际交往,微表情和微动作的书籍似乎一直备受欢迎,也成了这本书的“主打”卖点。通读全本,作者最让我惊喜的,不是这些“微表情”攻略,而是一个个“浅入浅出”的建议和示例,让我们迅速进入了日常的场景回忆中,教我们在场景里该怎么表达。其实道理我们都懂,但如何将之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才是最难的。
我按自己的对读书笔记的复盘方式,将全文分成了几大板块,分别是交际理论、交际原则、沟通话术、微动作技巧、性格&伴侣专题以及针对我自己个人情况的易犯错点等。
(复盘技巧超链接:一本书真的读透了吗?| 论如何使用Kindle做读书笔记复盘
https://www.jianshu.com/p/27f89680fbed)
一、交际理论
1、交际理论模型
作者根据自己的FBI经验,提出了交际理论模型,即——
“友谊 = 趋近度 + 频率 + 持续时间 + 强度”
趋近度是你和他人之间的距离,也是你和他人接触的时间长短,频率、持续时间好理解,强度是指通过采取语言和非语言行为满足他人心理和/或生理需求的程度。这些因素是综合组成两人相互关系的主要归因,相互影响,也可以被灵活应用。比如我们一般跟见面机会少的朋友吃饭聊天的时长,就会比见面机会多的朋友的吃饭聊天的时长要长,即频率低了,持续时间往往倾向更长。
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将这4个因素用于评估两人之间的关系情况。
2、交际理论关键词
外国作家经常喜欢用一个完整的英文单词的字母拆解来归纳关键词,《像间谍一样观察》也不例外,以下归纳总结一下有:
① LOVE:Listen——倾听,Observe——观察,Vocalize——表达,Empathize——移情;
② CARE:Compassion /concern——同情/关切,Active listening——有效倾听, Reinforcement——强化, Empathy——移情;
其实可以看出来作者在文中也多次强调“移情”,在各个板块中花了不少篇幅和举例,“关怀”则是我在另外一个关系攻略专家里看到的关于“爱”的深层表达,其实也是移情的一种了。
移情可以体现在各个方面,各个时候,比如作者就经常提到在他使用他的间谍移情技巧过程中,总是可以得到很多小好处,比如提前登机、免费升舱等等。也有很多移情表述的小技巧我们放到第三板块的沟通技巧里详细叙述。
二、交际原则
交际原则简单地归纳来说可以分为人际交往中间的规律和行为方式两类。
很多时候是怎样的两个人会更容易产生好感呢?作者阐述了一些规律和案例,比如:
① 共同体验、共同记忆:包括常规的,好的或创伤记忆;
② 运动附加效应:当人们自我感觉良好,却无法将这种良好感觉归于特定原因时,他们往往会将这种原因和此时与自己身体接近的人关联起来。比如运动时释放的愉快内啡肽,被错误归因为共同运动的人;
也有一些则是要想互相获得好感的行为方式,比如:①嗜同神经行为(模仿行为,语言或非语言)、②真诚关注别人、③让别人感受好原则、④互惠原则、⑤求助原则(如果向他人求助,更能让他们喜欢上你)、⑥谈话焦点传递、⑦冷落原则(人们会被自己无法轻易得到的人或物吸引,先保持冷落或中等距离,后续再表达好感),⑧以及基础的沟通习惯,像保持适当的眼神接触,表现乐观,打扮得体,穿戴有亮点,并且认真倾听,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人际互动。
三、沟通话术
沟通话术则比较细,都是一个一个的小点穿插在文中的各个板块和各个场景里。比如:
① 共同点/共同话题:若是寻找不到共同点,则可以默认几乎所有人都喜欢的话题,比如音乐、美食;
② 吃住名字:记住一个人的名字是对对方价值的认可和肯定,并能体现你的关切。被铭记就是被珍惜;
③ 客观表达:每个人都会想抒发情绪,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只描述我们观察到的客观现象,而这一现象反映了对方的内心状态,比如“你今天一个人来”等等;
④ 移情表达:进入对方的状态阐述对方的心情和想法,能让对方明白有人不仅在倾听他们,还在某种程度上关心他们是否幸福。这种关注能让我们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比如最简单的“你今天好像过得不太好”、“听起来你真的很享受你的旅行”等;
⑤ 互惠表达:比如“ 我知道你也会这么帮我的”等;
⑥ 面包屑法:关系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削弱。为了维持关系的长期存在,要延长自我披露的时间,很多人一旦发现对方值得信赖,人们通常会禁不住打开情感的闸门,用滔滔不绝的诉说去淹没他们的伙伴,这可能会适得其反,更加建议用“面包屑法”去散布关于自己的信息;
⑦ 不打断:我们能够阻断别人的讲话内容。最终的结果是:一个人对别人讲话,却不能保证对方听到了讲话的内容。
⑧ 阻断反驳:为了提前阻断反驳意见的移情话术,如“领导,我敢打赌,你认为这个主意不可行,不过还是让我解释一下吧”、“那么,也就是说你认为我说的没什么意义。如果我们稍做回顾,你就会明白我的提议是最好的行动方案。”;
⑨ 谈话停顿:养成稍做停顿再开口讲话的习惯,尤其是如果你是性格外向的人。这样的停顿能让内向的人有机会归纳自己的想法。内向的人往往会在开口讲话之前进行思考。如果你打断他们的思考过程,他们往往会变得沮丧,并因此降低对你的喜欢程度。停顿也会让外向的人有暇思考他们要表达的内容;
⑩ 选择方式:对孩子最好的引导方式,一方面让孩子觉得是自己的主动选择,一方面又将结果控制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
⑪ 补偿诱导:如果你不想让别人知道你的工作单位,但仍好奇他们在哪里工作,你可以通过特殊的提问方式获取对方的必要信息和即时回报。比如:“你在哪里辛苦工作?”这个问题需要额外的认知处理,会化解反问“你在哪里工作”的。
四、微动作技巧
微动作技巧也是一样的,文中针对很多场景的微动作做出了图片示例,比如:
① 示好信号:如果你希望对方认为你可以亲近,而且值得发展友谊,就必须使用三个关键信号,即挑眉、歪头,以及绝非强颜欢笑的真心;
② 脚尖指向:如果你看到两个人面对面站着——两个人的脚部都对着彼此——他们传递的信息是,谈话内容属于个人隐私,你应该躲得远远的。他们绝对不希望被外人打扰。与此相反,如果两个人面对面站着,但脚部却斜指着对方,这就留出了一个“开放空间”,传递的信息是他们愿意接纳新成员参与;
③ 整理行为:揪掉同伴衣服上的线头、拉正他的领带、抻直他的外套等整理动作也是关系融洽的标志。反之,自我整理通常是一个敌意信号,表明无意建立关系,尤其是旨在避免注视对方或者消磨漫长时间的时候。
④ 反驳倾向:一个人在说出反对意见之后,更难改变他的想法,所以要结合微表情做出反应,如蹙唇(有意反驳)、咬唇(有话想说)、触碰嘴唇(不愿讨论)
来自《像间谍一样思考》五、易犯错点
每个人的性格和行为习惯不太一样,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我来说,我则经常因为个人要求的严苛而容易让同事产生逆反抗拒心理,比如:
① 对抗性背景:沟通不只是表达想法,还包括以现实的解决方案去表达。“我是对的,你就是错的”这种模式迫使人们出于保护自尊和荣誉等诸多原因而采取防守姿态,他们就不大可能考虑新想法,更别说予以采纳了;
② 让别人感受好原则:当你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时,要注意保全对方的面子,让对方在满足你的要求的同时,承受最低限度的尴尬或羞辱。如果你替对方着想,他们就会更喜欢你;
③ 荣耀易逝,声誉长存:人们很少顾及分享荣耀的好处:声誉。荣耀易逝,声誉长存。一个好主意可以生成一个大蛋糕,然后可以分成好多份。将这些小块蛋糕慷慨地分发给别人,能够提高别人对你的好感度,令大家心存感激。在你需要的时候,他们就会成为你的盟友,助你一路成功。
六、其他
文中还针对内外向性格的人和伴侣之间的互动情况做出了专门篇幅的阐述,在这边就不一一赘述了,就像我之前说的,上述更多是自己在通读的过程中做的一些摘录和整理,其实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就是一个个实用的举例,包括关于微动作微表情文中还有不少其他的,不过其实我个人对微表情的看法是,在日常生活中也不需要太特意,记得一两个并灵活运用就好,不记得就不记得了,真心关注对方真正想表达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也希望你也能在书本里找到不一样的收获~
Best Wishes.
Mi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