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边打着喷嚏一边擤着鼻涕的模式下,阅读完了最后4°模型的最后1度:价值度。
有很多受用的点,同时唤醒了很多之前读过的书,觉得有必要再翻出来阅读一遍,我相信一定会产生连锁化学效应。
01 关于产品:产品成体系、可出融合技
引流型产品给IP扩充流量,建立信任;
利润型产品让IP秀出肌肉,为个人品牌筛选出铁杆粉丝,持续盈利;
溢价型产品给IP拔高势能,打造标杆案例。
正因为如此,有体系的产品服务才会比单一的产品服务更抗风险,同时更能体现专业度、提升用户信任值。
我之前看《从0到1做个人品牌》这本书的时候,对于类似“溢价型产品”的理解就比较困惑,而这里我好像找到答案了:
溢价型产品,不是为了走量的,而是为了给利润型产品引流和做背书的,同时可以有效提升我们的影响力。
什么是溢价型产品?比如私董会、1对1私教、1对1咨询等产品,通俗来讲,就是那种标价很贵的产品,它的存在是为了证明IP的价值。
而利润型产品,才是IP主要盈利的来源,才是核心的产品,引流产品是为了扩大流量,但同时也需要关注它的质量和内容,要跟利润型产品密切相关。
BUT~
卖的更贵从来不是目的,提升用户对我们的认知才是。
02 关于定价:提升用户认知,是定价的最大底气
关于定价这一部分的内容,让我想起了之前看的《影响力》和《理性的非理性》,我们下意识以为用户消费是理性的,但是其实有很多的设置,可以在理性当中植入非理性的成交。
但是这一点,也是需要配合体系化的产品来实现的。
为了产品销售,可能是需要运用行为认知心理学、经济学甚至博弈论的知识,但是,高客单价、高成交率,一定是基于用户对我们这个IP品牌的信任,才能有持久的保障,所以:
第一,不要打价格战。其实我想要打造IP的原因之一,也是希望价格可以不再是自我销售的唯一优势,我可以为自己的服务和产品,守住这份底气。
第二,不要用信息差赚差价。信息差被填平是早晚的事情,赚信息差的投机盈利行为,并没有长远价值,要做个长期主义者。
第三,坚守一个价格。定的价格应该公开、透明、统一,童叟无欺。
03 关于IP:这是一场人品与作品的无限游戏
读完这本书,其实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打造个人IP是一个“无限游戏”,主要做的事情就是两个核心:人品和作品。
人品要好,这样的话,1000个铁粉的追随,我们才值得这份信任,在这个信任感稀缺的时代,更应该呵护自己的人品不被物欲侵染;
同时要有作品,这样才能成交变现的可能呀~
虽然做起来很难,慢慢做就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