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习共同体的集中体现
今天,无论是TED演讲、专家的主题讲座、学生的主题演讲,还是孙教授具有深度的总结,都表明了学习共同体的集中体现——创新。什么是创新?用孙教授的话说,那就是在别人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问题即创新。
来自康城学校的李敏老师,从对“学共”的一无所知到对学共的执着,不断试错,不断创新。她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不断试错中提升自己,一路坎坷的走来,看似过程的失败,但却使自己成长了很多。同时“学共”也上升了一种风气,一种团结的力量。通过“学共”,使自己对学生不再以学习成绩贴标签,而是给予他们一种自信和力量。使他们支持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寻求帮助别人的人,从而回到教育最纯粹的那部分。江苏的张静老师在学情状况不乐观的农村学校推行“学共”可谓是举步维艰,但她却有一种坚定的信念,不是放弃,而是不断反思,不断探索,努力在自己成长的路上抓住每一次可能的机会。
马瑞院长和朱怀民老师说“学共”就是一个“黑匣子”,它没有什么样子,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那就是倾听。从倾听入手,走进学生心里,以优质设计串联观点,以优质教学活动进行反刍,激发深度学习,让他们学会自主、协同学习,探究未知。马院长给我们带来了切实使用的满满的干货,我们可以灵活借用,根据我们的实际学情运用到我们的课堂中。无论是马院长带给我们的教室必备六大学习角、Class Activity、PBL设计,还是Classroom Culture,都在告诉我们,要敢于创新,自己独立创造一个真实的世界,让学生会热爱并走进你的世界。叶老师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有法。”例如朱老师在教我们唱英文歌曲时,并没有按部就班的去让我们学,而是采用一种巧妙的方法,首先使我们感兴趣,激发好奇心,然后才是学唱歌曲。几位优秀学生的演讲也突出了“创新”在“学共”中的集中体现。八十三岁的孙教授没有因为年龄的原因,而一味墨守成规,而是坚定的告诉我们,一定要坚持研究立场,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进行创新。
就像郭老师说的,走在一个成长的路上,分享是有限的,但关于“学共”是很丰富的。仅靠一场培训,一场专家演讲,我们的教学不会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这就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试错,不断反思,不断探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学生学习上的困境,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回归教育本真,坚持研究立场,师生共同创造!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收获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