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随笔

读书随笔

作者: 新晴旷野远 | 来源:发表于2020-10-28 23:12 被阅读0次

今天花了很多时间来读《究元决疑论》。

这是一篇不可能三天两日能够弄懂的文章,除非有深厚的佛学基础。必须慢慢来。

全篇最难的不是晚清文言,最难的是文中大量引用的佛经原文,出处有:《起信论》、《楞严》、《般若》、《楞严正脉疏》等,佛理原本就很精深玄妙,加上这些经文的出处都很久远,非常难懂。

读的时候,很希望梁先生哪怕能用晚清文言把经文逐一解释一下也好,但是没有,都是大量地直接引用。这是因为梁先生佛学底蕴深厚,忘了一般读者没有办法跟得上他的思路。

这篇文章先从科学的角度谈物质的产生和消亡,他引用了当时西方科学的研究成果,然后再从佛理上去印证。转述西方科研理论,倒是容易看懂,就是一引佛经,就太深奥了。没有解说真的困难。

很多人觉得信佛就比较消极,其实这是很大的误会。这个“消极”的印象,可能是因为信佛的人比较不那么执着。

不执着是一种智慧,不是消极。在《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本书里里,有一个提问是:您有今天的成就,支持您的原动力是什么?

梁先生的回答是:我觉得还是得力于佛学。

佛学使他做事不执着于结果,轻装上阵。

他为中国做了很多事情,如乡村建设、如建立民盟,促进国共两党的合作。这些事情他都一度做得很有成效,但是最终都失败了——国共最后还是爆发了内战,而乡村建设也因为政治运动而搁浅。但是他不会因为失败而黯然,尽力了便放下了。

佛学使他淡迫名利,进退自如。

他组建了民盟,事情做完了,便退出民盟,不恋头衔;在国共两党都受到尊重和推崇,但始终不加入任何党派,以一种无党派人士的身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一种超然。

佛学使他在受到迫害时,仍然从容不迫,平静面对。

在文革中受到冲击,造反派冲到他的家里打砸抢烧,珍藏的字画毁于一旦,他回忆起来仍然面带微笑,他不觉得那是怎样的损失。一个人如果看不透彻,是做不到这样的。

今天回家时间太晚,且白天读书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收获,日更写不出个头绪。先写成这样,明天再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yh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