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机深者,天机浅。世间的诱惑随时随地都在,如果没有一颗纯粹的心,即使躲过了眼前这个诱惑,下一个诱惑,也随时可能会让孩子偏离轨道。
况且,当一个人以一份纯粹的心灵去做事的时候,才会呈现巅峰的创造力。
爱迪生的夫人曾说:“爱迪生要么在实验室,要么在去往实验室的路上。他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睡觉就睡,他与大自然如此和谐,以至于大自然向他泄露了不可思议的秘密。”
心机浅者,天机深。唯有心灵纯粹,才能真正打开创新的源泉。所以,作为父母,应该助推孩子成为一位心灵纯粹的物理学者。
其次,要帮孩子建立他的战略十年。
许多科学家最重要的成果都是在30岁上下完成的。有一位心理学家在调查历史上近两千名科学家后发现,数学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获得成就的平均年龄分别为27.3岁、29.4岁、29.7岁和30.5岁。
例如,爱因斯坦26岁发表相对论,麦克斯韦24岁发现电磁规律,爱迪生29岁发明留声机……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狄拉克也谈到,大多数伟大的物理学家在30岁以前就完成了他们最出色的研究工作。
所以,“十年磨一剑”,依此倒推,20岁左右正是应该开始“磨刀霍霍”的时候。推动孩子制定战略十年,让孩子有目标、有方向地去成长,最关键的是,要让他不断地在心上攀登,保持一颗纯粹的心灵。
图片
何谓心上攀登?就是要去除那些枝枝叶叶的小我。比如,一定不要让孩子去和同龄人比较,比去了多大的公司,赚了多少钱……一旦开始比较这个,孩子的内心就被注入了水分,创造力就会被淹没,理想也就没有办法实现。
最后,父母也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和途径来助推孩子实现理想。
比如,从现在开始做一些战略性的转移,把重点从“陪伴孩子生活”转移到“陪伴孩子成长”上:不再仅仅是租一个学区房,照料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就好,而是陪伴孩子不断地强健其体魄、纯粹其内心,为孩子的今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如,父母通过“家庭会议”“亲子共学”等方法,建立一种陪伴机制:约定家人共同呵护孩子,与之共同学习成长。这种亲人之间正向循环的机制,就是对孩子静水深流的涵养。
最后,作为父母,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想方设法地帮助孩子创造条件,让他去链接国内外优秀的物理学学者,让他有机会参加行业相关的世界各地线上线下会议。
图片
如此种种做法,所有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十年成为一个心灵纯粹并且有成就的物理学者;进而,可以在基础科学领域,为祖国作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论语》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道为志向,以德为立脚点,以仁为根本,以六艺为涵养,这样高格局、大视野全面发展,有志少年定能成就栋梁之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