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导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对小说做了部分改编,我个人认为是很好的调整。小说和电影,都非常喜欢。
想象中的玉墨比如,立场坚定、信仰正义、责任分明的英格曼神甫和副神甫,由一名为之做殡仪服务的人代替,人物矛盾性和多样性的冲突更好的体现。他介入的初衷是为工作,是付出劳动换取酬报的等价交易,在玉墨等风尘女子面前,美色和美酒也是一种类型的享乐的交易。而后,当日军侵入这片在千疮百孔、横尸遍野、人性沦丧的南京城中摇摇欲坠即将坍塌的庇护所,他依然站出来,只能凭借徒劳无力的文明人间交流才适用的口舌,去试图阻止和保护那些少女们。在深深体会到痛苦和无力之后,在生命也受到威胁并且清楚时刻及继续承担的风险之后,他依然甚至更加坚定的奋起对抗。同时,看待妖艳风流的青楼女子们的眼神,也从轻佻的调情变成折服的尊重。爱情,始于心灵对视的尊重和高贵,它可以在生命任何一个瞬间绽放。
以及,小说里战败落单逃生的中国军人更具有现实的真实性,但对于电影,缺少引人热血沸腾的火力,会冰冻观众惩治这帮禽兽的期望。小说里,缺少组织和领导,无法有效沟通,甚至错杀同盟,在饥饿、寒冷和近似眼盲的情况下,他们愚钝的相信日军的骗局,像被赶尸人驱赶着走进屠宰场,行走的尸身将鲜血灌满江水之后,带着窟窿躺下了。凭着本能的嗅觉勉强活下来后,在教堂与日本人的对峙,也只不过是一场被延后的死亡。没有反抗的能力,没有以一当百的机敏和魄力,更没默默守护在教堂外拿自己做诱饵吸引日军与之同归于尽的壮烈……只有憋屈的、隐忍的、无奈的、始终逃不过被折磨被蹂躏被屠宰和含恨而终。电影里需要一点英雄主义的希望,小说里是无法不承认的现实的佝偻。
再如,把配角的老顾、乔治、法比压缩成一个陈乔治出场,他的角色是一枚衔接加固的楔形钉,把女学生、秦淮河女子、假神甫、中国军人、日本人这五部分连接在一起,在最后顶替赴宴时,又作为独立的人格成为一枚亮点。
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都给我深深的震撼。在看书之前,又找来电影重温一遍,视觉的震撼冲击和小说更多的细节和想象空间,两者并不冲突,反而以不吻合的两部分拼凑成更完整的体验。我永远忘不掉日军残暴兽性的画面,如果茹毛饮血的虐杀还可以归罪于战争流淌的腐败血腥,那伸向无辜少女们的肮脏魔爪,要编织多么荒唐的借口才能堵上流脓恶臭的人性?更应该说是蜕变的兽性吧。
值得纪念的不止十三钗最后,脑海里长久的回放着金陵的金钗站成一排,摇曳身姿,浅吟低唱的走过来的画面。她们的美,是历来被大义指责‘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凛然人士忽略掉的。如今,撕去标签式的面罩,更多的人看到面罩下一副副生动的面容和她们身后的故事——活着的复杂的故事,这样的话,她们的灵魂就不会因面孔被抹平而消泯了吧,愿一切受苦的不幸人,安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