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0日,我和两个伙伴(老牛和景旺)从上海踏上了欧洲之旅。在十天时间里,我们游历了雅典、罗马、巴黎和布拉格四个城市,并用跑步的方式完成了主要的游览行程。
这次的旅游核心是三件事:跑步、游博物馆、逛书店。根据我的观察,同时喜欢做这三件事的人应该是极少的,但对于我们来说,这样的行程相当愉悦,我甚至萌生了一个梦想,希望以后能以跑步的方式环游世界,直到我无法奔跑为止。
巴黎的塞纳河两岸美到让人窒息,左岸的艺术家可以在花神咖啡馆谈论哲学、法兰西的院士可以争辩学术的标准、卢浮宫里的蒙娜丽莎可以永葆笑颜,我们也可以跑步愉悦身心。以第四种方式走进异乡
我曾经有三种方式探知异国的生活:第一,是在求学年代通过历史、地理、文学、政治等学科“知道”一些似是而非的知识;第二,是在工作以后通过出差、走马观花式“感受”一些当地的文化与生活;第三,是通过报章、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观察”一些现象之外的所谓趋势,并据此得出一些结论,无法辨识是“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
这次的行程,我们以跑步的方式进入城市的核心。想象一下,当城市刚刚从熟睡中醒来,你可以看到街道清洁工奋力的身影,可以看到叮叮当当的电车里还在打盹的上班族的面孔,可以看到街边的咖啡馆的凳子排得齐齐整整等待晚上的绽放,可以和对面跑过来的、不知道哪个国家的朋友挥手致意,可以在城中心被汽车尾气包围之前大口呼吸清凛的空气……城市的早晨和人生的青年一般,轻而易举让人误以为日子会永远这么轻松下去。
热爱跑步的人永远不会老去四条最美丽的“跑道”
(1)雅典:经典“世界第一马”
雅典是我参加的第一场海外马拉松,从马拉松小镇到奥林匹亚体育场,与17000多位外国朋友一道,历经30公里缓坡爬升、气温从几度升到20多度,过程相当艰辛。但这场比赛没有让人烦躁的商业吵嚷,没有让人生无可恋的跑道折返,无论是小镇居民送过来的橄榄枝还是全家出动的鼓掌加油,无不显示出这场比赛的纯粹性。
有特色的海外马拉松实在太多,但雅典的马拉松绝对无可替代。雅典城内的跑步路线可尝试宪法广场--国家考古博物馆--卫城。 中国马拉松的完赛奖牌几乎已沦为广告牌,我更喜欢因尊敬而带来的厚重。 人生中第一次举起国旗是在雅典。世界范围内的体育活动要多搞,“人类大同”很容易来到无论是大卫、维纳斯还是胜利女神,无论是国王还是半人兽,西方对人体的审美始终维持在“健美”、“遒劲”而数千年不变,而我们中国却变化而多端。
每座大理石雕像都可以作为健身房的励志对象。(2)罗马:绕一个国家跑三圈
梵蒂冈的国土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因此,当我们在规划罗马的跑步路线时,“绕一个国家跑三圈”的想法立即就蹦了出来。
整个线路爬升132米,对于一天前刚跑完全马的人来说是个挑战。要充分利用好博物馆那一段下坡。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梵蒂冈,这个地球上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还在梳妆打扮,准备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人流。我在想,我们会不会是地球上唯一绕它跑过三圈的人?
梵蒂冈的两把钥匙的国旗图案源自《马太福音》,讲的耶稣要把天上地下一切的权力交给圣彼得:“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我认为彼得已经把钥匙交给了我们,当我们在跑步时,我们是被释放的。
下次在罗马跑步,可以试试以下路线:天使城堡—-威尼斯广场---斗兽场---西班牙广场---许愿池,如果陪跑的是奥黛丽-赫本就完美了。
由于早晚温差很大,11月的雅典,黄昏已经很冷了,但你从这张照片里能看出寒意吗? 假设体育也成为一种宗教,世界大同的脚步还会远吗? (3)巴黎:跑步的人也是艺术家上一次来巴黎已经是十多年前,由于刚大学毕业,对高傲的巴黎抱有相当的距离感。
真的有一位黑人兄弟在协和广场拦住我,问我“巴黎是不是很漂亮?”;真的有另一位在地铁站售票的黑人朋友,因为我没有说“Bon Jour”而拒绝卖票给我……如今,巴黎赋予市民的自豪感应该越来越薄了,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硬道理面前,巴黎第五共和国回归成了一座谦逊的城市。
尤其是当你在塞纳河边奔跑的时候,感觉和坐在游船里听两岸的辉煌历史完全不同。听历史多少有一点让你臣服于过去的意思,而跑步的时候你只需要关心现在:你才是这个城市当下的主人。
市中心交通灯太多,配速你就别太在意了。我们这次的跑步路线是法兰西学院——埃菲尔铁塔——凯旋门——香榭丽舍大道———卢浮宫——艺术桥。如果时间允许,其实应该去跑一跑蒙马特高地,当然了,能从卢浮宫跑到凡尔赛会更好,前提是需要苏菲--玛索陪同。
走路逛街的时候觉得城市很大,跑步看风景的时候觉得城市很小。 坚持跑步四年,“老牛”可能要改名为“嫩牛”了。(4)布拉格:沃尔塔瓦河畔的脚步声
11月的布拉格已经寒气袭人,但为了身无挂碍,我还是选择了短袖T恤和短裤,这样的装扮在已经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路人看来是一个奇葩。
出了住宿的地方,很快就来到了布拉格广场,由于天色尚早,并没有如织的游人,也没有天文钟里走出的耶稣的门徒;然后便到了共和国广场,然后就是沃尔塔瓦河,这条河的风景绝对不输于塞纳河,而我们竟然可以一直在河边、在铺满金黄色落叶的小径上来到著名的查理大桥。
过了查理大桥,沿着光滑的石板路一路上坡便到了可以俯瞰全城的大教堂,这个哥特式的雄伟建筑谢绝了我的进入,因为我穿着短裤的缘故。人与神是要保持距离的,我认可这样的边界。
今天的半马轻松完成了,由于是边跑边参观,配速已是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来布拉格不是为了满足小资情绪,那是年轻人的事情,谁还没年轻过啊 相比伸大拇指的标准跑步照风格,我更喜欢张开双臂。如果当然卡夫卡也热爱跑步,他还会写《变形记》吗?【后记】旅行的方式千千万万,出发的理由万万千千,行程几万公里,只为了跑步、游博物馆和逛书店,这样的旅行可能在地球上还是少数。
中国的经济成就世界瞩目,但更多依托在巨大的人口基数上,你能在欧洲看到的中国品牌微乎其微(我们只看到华为和联想),文化艺术的输出基本上都是空白。我在想这可能是因为语言和文化的隔阂,而跑步,却是全人类都共同的动作,所以我们喜欢挥手致意,喜欢在运动品商店里感受身体的力量,没有一丝障碍。
地球已经老了,但我们还年轻;我们听不懂希腊语、意大利语、法语和捷克语,但我们依然相互微笑;我们奔跑在每一个城市的中心,我们成了当地生活的一部分……
最后要感谢景旺设计的完美行程,感谢和我一样有“三大爱好”的老牛,我愿意和更多的朋友一起,用跑步的方式环游世界,让“年轻”继续。
不要问我们去哪里,你要想跑就来参加。你还年轻,他们老了,趁机会展现自己吧。(改编自张楚《光明大道》) Ready?G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