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年年、季季都跑到循化玩,可是对于循化撒拉族视为神圣之地的骆驼泉,却是第一次来。
相传,在中亚撒马尔罕有一个小部落,为首的头人是兄弟俩,名叫尕勒莽和阿合莽,在群众中威望很高,因受到当地统治者的忌恨和迫害,于是他们率领同族的18人,牵了一峰白骆驼,驮着故乡的水土和一部《古兰经》离开撒马尔罕向东寻找新的乐土,路上他们经天山,过嘉峪关,绕河西走廊,渡黄河,来到循化境内。经夕昌沟,越孟达山上了乌土斯山。这时天色已黑,苍茫中走失了白骆驼。第二天,他们在街子东面的沙子坡下发现一眼清泉,走失的骆驼卧在水中,已化为白石。他们试量了当地的水土,与故乡的水土完全相同,于是便在这里定居下来。历经艰辛的骆驼安详地静卧在泉水之中,与他们日夜相伴,泉水澄澈清亮,汨汨流淌,四季不断,便将这个清泉起名为“骆驼泉”。
骆驼泉不大,水明如镜,蓝蓝的天空倒映其中。泉中有俩小块沙渚,白色的芦花在冬日的暖阳下很有境界,一峰卧坐的白色骆驼形态逼真,倒映泉水中影子和邗一样清晰,景点给人感觉分外安静。
青海省前省长、诗人吉狄马加挥毫赞美:你接纳诞生/也同样接受死亡/然而对于一个民族/却不仅仅意味着这些/当他们来到你的面前/那些所经历的黑暗、不幸和命运的打击/便会在瞬间消失/因为你的存在/他们幸福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光辉/那是他们相信/你圣洁的灵魂要比人类的生命更为永恒。(《骆驼泉——致撒拉尔民族》)
这是撒拉民族的圣迹,骆驼泉与毗邻的街子清真大寺,尕勒莽、阿合莽陵墓,珍贵手抄本《古兰经》,近千年古杨和百年古柏相互映衬,构成了撒拉族沧桑历史的见证。
问同行的回族美女,撒拉族和回族在有什么区别,她说衣着差别主要在妇女的盖头上。在骆驼泉的撒拉族历史文化展厅,详细介绍了回族和撒拉族的不同,最主要的是来处不同,撒拉族先民是西突厥乌古斯部的撒鲁尔人,回族先民来自中东阿拉伯及波斯。另外,在青海,回族姓马的多,而撒拉族姓韩的多。
景区在大门外引出一管泉水供大家品尝,好多人用此水净手后捧起来喝一口,都说泉水甜,我也过去接了一捧水喝,果真绵口回甜。回程时回族美女说如果用此水洗脸,皮肤会变白,我听了忍不住大叫:你咋不早说,我下巴长出个大包,用泉水洗洗会不会立马就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12680/b306ae18bbcbe2b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