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一样的妈养出一样的娃,我娃也是,去学校了,有时不想跟同学玩,又没电脑,就自己去学校图书馆看书,他说这个有意思。同学们有时说的话太无聊。
他爸说他不合群,他问他爸:我不合群伤害别人了吗?他爸说。他说那我就喜欢不合群,而不是违心的跟风
@果子@向日葵是呢,他的界限感特别强,能享受热闹也能享受独处,唯一不变的原则是,任何时候都不委屈自己的心。
人家接着又问爸爸校规还是法律规定了,孩子一到学校必须交朋友,必须合群?
爸:没有。
儿:既然没有,我的选择就是我的习惯,你为啥要负面评价我?
爸:……
儿:而且爸爸你说的不合群跟我有时不愿意跟同学相伴是两码事。不合群主要指的是不能接纳别人跟自己不一样,老是跟同学闹矛盾。不交朋友或者少交朋友是自己的择优标准,有些人爱热闹,为了不被孤立而委屈求全,或者是压抑自我的跟着学习好或者有号召力的孩子玩,有的孩子交朋友只是为了表现出自己的人品好,能力高。但我,一般只喜欢跟我能交心的人玩,我觉得这样的朋友可遇而不可求。交朋友既然不是法律义务和学习责任,为什么要为了交朋友而交朋友呢?
爸:哎呀呀,范大师,爸爸说不过你,但觉得你说的有道理。爸爸评价你的确是爸爸的问题 。
@南达九
面对电子产品的态度,真的取决于家长的认知高度。
闺女对于游戏输赢很在意,我的感觉是可能是由于你们原来对孩子的行为有太多的执念产生的评判,让孩子对凡事都有了自动性的正误好坏的判断习惯。这个只是我的感觉,不一定对。
因为范真虽然玩游戏不过,但是越难玩的游戏,他越爱玩,不断的失败不断的重复,这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折麼,我有时都看不下去,坚持走开了。
而范真看抖音和电影,在其中自动的积累了大量自己认为好的的优美词句和说中人心人性的语句,让他对语言有了美的感受,对人性有了深刻的了解。
他在这些所谓的游戏或者电影里面学习了大量的古诗词里面的经典句子,时不时地给我们显摆一番。
学习了苯完等化学词语和知识,也学习了人体的构成,骨骼的结构等等……
不同的片子里面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他感兴趣的都自动的化为己用,他说这是他流动的动感书籍。
好多人觉得孩子一迷恋电子产品就会迷失自己,阅读就会荒废,但事实证明,只要没有了电子产品,他马上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所以说阅读习惯一旦真的养成,它将会伴随一生,真的不用担心突然就会被什么取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