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罗永浩」是中学时读到《青年文摘》,其中一篇文章介绍了他从一个辍学的小镇青年变成新东方名师的历程。当时我只当故事,看完就忘记了。
再闻罗永浩大名是从一位老师的口中,他看了一篇我的文章,跟我说「你知道罗永浩吗?你跟他的文风很像」。
我傻乎乎地问「这是夸还是贬呀?」
老师说「当然是夸奖啦,老罗是教主你不知道吗?」
孤陋寡闻的我真不知道。
不过这位老师是我当时能够接触到的最厉害的人之一,我很有点小崇拜。
于是跑去找了一点老罗的资料来看,越看越觉得此人的经历十分之传奇。又因为他「教主」的江湖地位,「文章像老罗」可以说是一个评价非常高的褒奖了,为此我傻乐了好几天。
彼时,老罗已经开始做他的锤子科技,我则是从Smartisan T1开始喜欢上老罗。
1.
我喜欢老罗,不是因为他是科技界相声讲得最好的人,而是很多时候他能够发现一些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洞见。
讲人话:我作为一个外行人感觉iPhone 4以来,手机行业再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革新。有同感的人大概不止我一个,所以一代又一代新iPhone发布时,大家都会觉得乏善可陈。
行业领头羊尚且如此,众多追随者亦然。
从业者们在站队:柔性屏、可折叠屏、AI、AR……哪个会是被上帝选中的领域呢?不知道。
会是哪个品牌呢?不知道。
在这种大家都很迷茫的情况下,老罗的优点是他作为行业全新的外来者,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点新东西。
我不是很懂技术,不过几场发布会看下来,至少从产品设计这点上,老罗没有让我失望。
比如说作为半个文字从业者,我很在意电子产品的信息输入效率。虽然现在一部中高端手机的价格约等于一台MacBook,可作为生产力工具还是差远了。
怎么去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我是产品经理,那么「便携式键盘」是一个方向。
而锤子科技的解决方案是「闪念胶囊」,即通过语音识别,来完成信息的录入。
这个功能其实科大讯飞很早就开发了,ios原生键盘也自带此功能。可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很少有人知道。
所以当老罗在发布会上介绍了「闪念胶囊」功能时,不但现场反响热烈,在朋友圈我也发现有好些朋友主动尝试并分享了这个功能。
我们还会把TA介绍给爸爸妈妈,因为打字有点费劲的他们真的很需要啊。
再比如在手机上编辑文本时,需要花很大的劲儿用手指在屏幕上戳戳按按,滑动极小的光标进行文字编辑,输入效率实在比较低。
锤子科技用「大爆炸」解决了这个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把文字放大N倍,方便点选编辑,而不用费劲巴拉地去戳小光标。
我听发布会的时候就觉得:「诶,我的确是有这个需求的,这个办法我之前怎么没想到呢?」
新一代坚果Pro 2对盲人的支持亦是如此:利用OCR识别技术,把手机屏幕的文字朗读出来,解决了盲人使用智能手机难的问题。
这虽然不是锤子科技的首创发明(我听一位互联网行业的朋友讲,才得知ios和anroid原本都有内置这个功能),但是为什么其他手机厂家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做这一块呢?
其实在今天这种各家手机大厂硬件配置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我觉得锤子科技的这些洞察绝不是什么能够改变世界的idea,但是一点一滴都是我觉得人性化、有人文关怀的闪光点。
作为一个苹果的脑残粉,我在想如果哪天库克大爷把苹果的老本吃完了,ios不再是最好的手机操作系统,我或许会投向锤子科技的怀抱,希望届时他们还没有倒闭。
2.
我喜欢老罗,还因为他的勇气。
你知道,改变很困难,年纪越大越是如此。当你在自己的领域浸泡多年,已经找到了舒适区,轻轻松松可以拿高薪,这个时候有多少人肯舍弃现在拥有的一切,有勇气去尝试新的挑战呢?
虽然创业有机会改变世界,有机会走向纳斯达克,但也有可能头破血流尸骨无存,收益与风险从来都是相伴而生。
算了吧,随波逐流吧,得过且过吧,这辈子就这样了吧,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老罗他不是。
他在40岁「高龄」转行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在所有人都不看好他,觉得英语老师做手机这事儿不靠谱的情况下。
又因为老罗的营销天赋,总是一不小心把产品吹得太过,而后一次次被看客群嘲打脸。
首先,我有点不懂为啥要群嘲他?广告营销本来就是夸张的艺术啊。
市面上有那么多的防脱发产品哪一个不是吹得天花乱坠?如果它们真的有效的话,我们90后还需要担心秃头吗?
既然别的产品可以吹,为什么锤子不行?
其次,他一次次因为比较偏激的言论被啪啪啪打脸,我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世界上有多少人真的言出必行,能100%达成自己立的flag呢?
以上,真心希望老罗可以把锤子科技做成,这会是理想主义者的胜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