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988242/de6462ee230d581e.jpg)
文景之治之后政府很富裕,汉武帝有本钱和匈奴打,连年战争使一部分老百姓成为流民,另一些开始寻求地方豪族的保护,逃避赋税。地方豪族主要有三个来源,1、战国时期贵族后代2、文景之治发展起来的大商人3、地方的大侠豪强乐于庇护平民。所以豪族人口越来越多,朝廷户口越来越少。随着豪族兴起,朝廷越发没钱,地方官僚(郡守)开始和豪强联手。王莽夺权篡位,建立国有制,王莽打压豪族,但缺少资源而失败,豪族的领袖刘秀推翻了王莽的政权,建立了东汉政权,却只能与豪族共治。从周朝的封建社会转变成了汉唐之间的豪族社会。
豪族社会导致亲小人远贤臣,所谓贤臣是儒家化的豪族,又称为士族,垄断社会舆论,把持重要职位,形成关系网络。皇上想找人制约士族,这种人的评价标准被士族掌握,就只能被指责为小人。东汉纸贵也无印刷术,知识传播成本太高(洛阳纸贵)。皇上在民间和朝堂都找不到这种人,只能依赖宦官或者外戚,而这两方也互相看不顺眼。皇帝——宦官——外戚——士族形成制约关系,汉桓帝被粱冀扶植上台,依靠宦官推翻粱冀,造成党锢之祸,宦官专权,随后皇帝又开始限制宦官。东汉末期是宦官和外戚交替当权。士族进一步强化以天下为己任的道德制高点,宦官和外戚被指责为小人。东汉末年遇到天灾,汉朝讲究天人感应,百姓认为皇上失德上天就会降下灾祸,皇上只能不停颁发罪己诏,老百姓只能自己组织起来,民间宗教兴起自诩天命,获得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逐鹿中原的诱惑使所谓的贤臣蜕变成乱世的枭雄,天下大分裂拉开序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