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多年以后,火井中心小学老师会向孩子们提一个问题:你知道金台山人是谁吗?我曾经问过高义奎先生,金台山在哪里呢?先生说火井中心小学所在地就是。我好像去过一次,但是没有留下山的印象。
我认识先生快二十年了。在乡村旅游刚刚兴起的年代,我们去火井进行旅游资源考察。作为火井文化人士代表,高义奎先生被镇政府推荐出来发言,从黄崇嘏、袁天罡,到兴福寺、世界第一井,先生粒粒如数家珍。
我跟先生的接触并不多,只记得他应该是最能把火井来龙去脉讲清楚的那个人,身材略显肥胖,常常笑容满面。印象较深的第二次见面,大约在十年之后,那次是在火井研讨基层文艺宣传工作。见到先生时,他已经步履艰难,听说他经历了一次脑溢血,但仍然热心关注着家乡发展。
先生耗尽一生心血在火井进行田野调查。我曾经专门去造访过他一次,是因为他针对《今日邛崃》的”邛”字书法提出了不同意见。从他对火井一丝不苟的研究方法中,我知他是个很较真的人。料想不到的是,一见面他就给我道歉,说早知是你在管,就不提这意见了。他的诚恳让我很感动。那时候,我刚开辟田野调查版块,建议他把火井研究成果重新整理进行编发。临走时,我们加了QQ,从此开始在QQ上聊天,他经常发些文稿过来,编辑也会从中选编一些,为先生传播火井文化尽点绵薄之力。
最近,先生邀我去火井作客。在一个微雨的早晨出发,一路向西。等我到达火井时,他已在家门口等候。他的卧室就是书房,电视和电脑一直开着,我和先生坐在床边上聊起了他的创作生涯。
我问先生笔名为什么是金台山人。先生说从小在金台山读书,退伍后在金台山教书,直到退休,几乎把一生都安放在金台山了。
20年来,先生以金台山为根据地,一直潜心研习火井历史文化,把呕心沥血创作的文史作品取名为金台系列,《金台文稿》《金台文集》等等,将散落在各个角落的历史碎片拾起来,串起来,让我们得以看见一方水土的前世今生,成为各种宣传报道的资源宝库。
先生是最底层的、没有专业背景、没有编制、没有工资的“文史研究员”,他有的只是对家乡的无限热爱。1982年,在乡政府组织下,先生牵头编撰《火井乡志》,我现在看到的版本是先生2012年自费打印成册的。我估计官方可能最终没有印刷发行。不过,正是在乡志编撰过程中,他完成了火井历史人文资料的收集与梳理,打开了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入口。
先生对火井历史的研究成果,最突出的体现在世界第一口天然气井上。2000年,邛崃成功策划的“申报奥运取火地”新闻事件,应该就是依托于他提供的第一手资料。让我没想到的是,我们沿西线去天台山路上,有一个古火井广场碑,竟然是他们几个人募集5万多元于2003年建成的,包括古汉砖六角井、世界第一井纪念碑和两通修建古火井记事碑。以前我只听说民间集资修桥修路修寺庙的,没想到还有修文化广场的,足见他们对火井文化的自信,对火井文旅发展的憧憬。
先生的语言散发出泥土的气息,他擅长创作民间故事,1986年,他的30多个邛崃民间故事引起四川人民出版社的注意,拟出版发行,但因故搁浅。这让他多年以后还在回忆,我读出了一声叹息。1988年,《邛崃民间故事》出版,他的10多篇作品被选入,算是让他的作品有了个归宿。
在这次跟先生的交流中,最震撼的发现是,先生150万字的创作研究成果,竟然是一个指头在键盘上敲出来的!20年前,先生突发脑溢血,抢救回来以后,左手和右腿半体麻木。2008年,市上送电脑培训到乡上,他去报名,因年龄太大报不起名,经过多方争取才得以入学。随后,他买了电脑,在人生暮年用一支手开始了电脑创作的生涯。
先生说到与电脑结缘的故事时,老伴买菜回来了,上前插话,抱怨他整天就只知道坐在电脑桌前。老俩口都很热情,要留我们吃午饭。我们不便再打扰,执意走了。刚出门,碰见他在火井中心小学教书的儿子回来看望父母。
刚才在书房,先生指着一张十多年前全家福讲起了他的大家庭,说儿孙对他都很好,在他腿脚不便的条件下,还开车载着他周游全国,云南去了,新疆去了,今年还计划去内蒙古。从先生红润的脸上,我读出了他的幸福感。
2020年4月1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