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对,和第一次做错后第二次做对有什么区别吗?你是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的呢?
001 作业没全对,懊恼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作业没有全对,会很懊恼。作业的评分就好像是给自己定的评分一样。一些学校,作业本上的评分会记入平时成绩,这和最终的评定相挂钩。一些学生对此比较敏感,常常只关注自己的结果是否正确,不关注解题的过程是否合理。
002 错误是价值
在你看来,错误是什么?
我和学生玩过一个我设计的小游戏,即做对一道题可以在游戏地图上前进一步,如果做错了就不前进。一开始,学生做题积极性很高。错了几道题后,我发现学生不会主动改正题目,而是抓紧做下一题。在我们看来做错的题目不能给自己成就感,是没有价值的。
于是我修改了游戏规则,做错的题目改对了之后,也能前进一步。这个时候我发现学生就乐意改正错题了。
我们看待错误的方式,和这个游戏很像。有些人认为错误只会让自己的评价变低,有些人则觉得错误中蕴含很多价值。
003 借助错误成长
错误有价值,其价值体现在能够帮助我们成长,我们的学习,离不开错误。学习的路并非一马平川,常常是悬崖峭壁。而错误就相当于是一个个坑,有了这些坑,我们才能够在悬崖峭壁上攀爬。不犯错,没有坑,爬不上去,原地踏步。
我参加小小sha老师的图卡早读会,每天早晨做读书分享,同时会有群友来反馈。根据大家的反馈,我会在第二天进行改正。比如光线不好,眼睛反光,我就会调整台灯位置。比如我表情少,我就画个笑脸贴在电脑旁提醒自己微笑。在那段时间,我的分享能力在快速提升。
004 改对,也很好
但就是迈不过心里的那道坎,怎么办?总觉得只有第一次做对才是最棒的的,第二次、第三次再做对就会显得自己很蠢。第一次做对,和第一次做错后第二次做对,在结果上没有区别。呈现出来的都是一样的,即题目做对了。
作业上的评分是无法改变的,但做作业的人是在不断提升的。当你改过题目之后,作业上的评分已经就不适合现在的你了。
很多事情也是如此,比如有的人到新的城市会转向会迷路,有的人第一次就能找对路。但是过一段事件之后,你会发现,这两种人都能在这个城市中找对路。到那时你还会在意第一次是否找不对路吗?
开始每天早晨做读书分享时,我觉得我的分享一定是最棒的。一定会让大家挑不出来任何可改进的点。但当根据反馈,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时,我和难过。我感觉我怎么这么差,我不想改,改变哪有那么容易啊。但群友对我的认可和积极的态度让我觉得,我似乎可以改变一下。这就需要对自己的一部分否定和替换,一开始挺不舒服的,感觉自己不优秀了。但我渐渐发现,当我开始改正时,我的分享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现在大家对我的反馈少了我都有些不自在,哈哈哈。
不必为第一次是否做对而担心,关键在于做错后能否改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