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艺术,让别人感觉舒服并且有收获

在生活中,大家想必和一些人聊过天,或者听他们说话,感觉很舒服,像一阵微风拂过,或像潺潺的溪流缓缓的注入心脾。这类人共同的特点就是,首先他们很有礼貌,并且会非常注重对方的感受。我总结了一下,核心就在七个字———给别人高价值感

之前我在读初中的时候,因为所在的班级是一个重点班,而自己又属于凤尾,既没有才艺,学习也是班级里排名靠后的,经常感觉很自卑,曾经几度想调到一个新的班级,这时候就是因为当时的语文老师。有一次因为我语文作业错误,老师上课的时候在批改,当时自己感觉很尴尬,怕被老师批评,特别是想到上次数学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揍了同桌。带着沉重的脚步上台后,老师大概猜出了我的心思,轻声道:你写的字还是蛮不错的,虽然这道题有问题,但是距离中考这段时间,可以发现错误是好事情,然后对着全班说,字可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好的,你们都得向他学习,这样以后你就负责检查大家练字,可以么?我瞬间如释重负转而又满脸通红。然后老师又说,但是你错题还是要重新再写,然后给老师再看,我说:我现在就写,谢谢老师。虽然是一幕很平淡不过的画面,但是当时自己回到座位上后的那种欣喜是从没有过的。后面自己成绩一直在进步,特别是语文,她是一个很会同理心倾听的人,每次都会让我感觉减少了压力,又有成长进步。

以下几点是我认为在聊天中比较重要的
同理心:
对于说话而言,我们经常会因为自己言不得体而得罪人,或者因为语气,声音大小,语调等等让人感觉阴阳怪气。众口难调,我不是让大家去迎合别人,而是当你出现的时候,能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和你谈话的对象能同频连接上是很重要的。
幽默感
剩下的则需要自己慢慢去修炼,讲话也是要练习的,如果你有意识每天积累一到两个小段子,慢慢的你就会有幽默感,幽默会让讲话更容易推进,幽默不是搞笑和搞怪,幽默可以释放压力,化解尴尬,调节气氛。记得新东方的俞敏洪老师有一次上台演讲前摔了一跤,拄着拐杖上台第一句话就说:今天在演讲前摔了一跤就拄个拐杖,我觉得拄着也挺好,更能起到励志的作用。瞬间听众就笑了,让演讲进行的更加顺利。
礼貌
我觉得这是谈话的最基本原则,谈话时和话题,对象,还有环境,以及目的都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礼貌,尊重会让你处于不败之地。我联系大家可以学习一下一些礼仪知识,对于讲话聊天也有帮助。切记:非职场内在生活中,讲话不要有命令别人,要求别人的感觉。可以尝试着把:咱们得把它做好,换成:你一定和我一样也想把它做好,我相信一定可以的。当然聊天目的不同,所要讲的程度也是不同,如果是天天碰面的好友,这样讲则太过生分,既中庸之道,允执厥中,自己把握好分寸。
亲切感
把我换成咱们,把大家换成我们。
如果到对方的家乡,能用方言则一定可以拉近距离,让对方感觉舒服。若是对方父母在,打招呼用伯父伯母,还是叔叔阿姨,还是某某老师都要斟酌。
聆听和回馈
这是谈话中最重要的一环,谈话分为讲和听,如果你只能做到讲,做不到用心的聆听,谈话不可能会很顺利,马云说过:高手不是一直在讲的,而是听,然后一招毙命。在听的时候也要做到及时回馈,认可,表达异议的时候不要立刻否定,可以说:我觉得,我认为……

核心:用心越来越阳光
任何人都会喜欢一个时刻充满正能量的人,当你很善良,很正能量的时候,讲的话自然会自带一种气质,这是后天修炼的,是伪装不了的,如孟子所言:吾善养浩然正气。就像彭于晏站在镜头前就感觉到阳光的感觉一般。只要自己能活在当下,幸福的追求生活,努力的帮助别人,懂得感恩,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给别人高价值感,就会越来越幸福。而当和这样的人接触,聊天也会感觉到幸福,有成长进步,像杨澜老师,像柴静老师等等 在采访更优秀的老师时候,也是学习和进步的时候。
学会聊天,在聊天中成长,在幸福中聊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