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场,我们不走弯路
打工一族,你比咪蒙更需要自品牌!

打工一族,你比咪蒙更需要自品牌!

作者: 云逸说 | 来源:发表于2018-03-27 14:33 被阅读3次

    01 你有没有想过,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本周我做了几个咨询。

    这几个来访者,不论从各方面的背景来看,差别都太大了。唯一的相似点,就是都在咨询完后,给了我非常正面的即时反馈。

    在做咨询以前,我也以为个人品牌这个事情,跟我是没有关系的。

    因为我做着一份大家听起来还蛮厉害的工作,拿着稳定的收入,不需要靠“卖”我自己的名声赚钱。直到我开始做咨询。

    咨询这件事,就好像世界在我面前突然撕开了一个口子。

    本来世界在我眼里是我以为的一个样子,结果这个口子透给我了世界的另外一面,另一种生存法则。

    在我准备开始给其他人做咨询的时候,我发现我遇到一个问题:

    咨询师这么多,怎样让别人知道,我是其中一个呢?

    作为一个陌生人,怎样让来访者信任我并且愿意找我呢?

    当一些人有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怎样让对方知道,我可以帮助他们呢?

    所以,当我转换身份的时候,我就面临一个以前从未思考过的问题:怎样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因为,当你有了自己的个人品牌并且逐渐被人熟知之后,这些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咨询顾问这个职业外的身份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从另一个角度认识这个世界,同样也给我原本的世界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看问题的角度。

    那就是,普通人就不需要个人品牌吗?


    一谈到个人品牌这个词,我们的第一感觉可能是,一些明星、设计师或者自媒体人,因为工作的关系需要的东西。

    作为一个学生,或者一个工薪阶层,个人品牌听起来好像和我们的生活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我又不是明星或者设计师,稳稳拿着一份工资,要什么个人品牌?

    其实我以前也没有想到过。

    不过在这个个体崛起的时代,这个观念可能马上要被甩到十条街以外了。

    在将来的社会里,一个人可能就是一家“企业”。一个人的个人品牌,就是这个企业的品牌价值。


    对于普通人来说,其实我们可能平常早就在各种场合中,有意无意地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标签”了。

    设想一下,如果让我们想一想周围的某个同事,并且用一两个词来形容这个同事,你是不是会在脑海里出现一些词?

    比如说:

    老好人;执行力强;不善言辞;夸夸其谈;认真仔细;高要求;做事拖拉;雷厉风行……

    等等等等。

    这些词,就是这个同事在工作中的表现,在大家内心折射出的他的人标签。

    这些词中,有些你是不是不太喜欢?有些是不是又让你很欣赏?

    想想自己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印象,可能是被哪个词占据了呢?

    你有没有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打造自己的个人标签呢?

    假如你是上级或者老板,你现在有一个升职的机会可以给到你的下属,那么这个机会,你是会留给一个在你脑袋里贴着“沟通高效,执行力强”标签的下属,还是给到一个贴着“老好人,做事拖拉”标签的下属?

    这样你应该就明白,打造和管理自己在职场中的个人标签的重要性了。

    要知道,如果你被别人打上了某一标签,这个标签就在对方的心智中占据了一个位置。占据之后,就很难被替换掉。

    现在你还会觉得,打造“个人品牌”这件事,和你无关吗?

    我在飞错了方向,不如原地踏步。| 跳槽系列(二)中提到过,除非你像思聪一样命好,要不然,其实大家都是出来卖的。

    卖时间。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都不公平,最公平的只有时间了。一个人再牛X,一天也不可能有25个小时。

    但我们同样也能看到,都是出来卖时间,一个人最多一天也就只能卖上十几个小时,为什么不同的人收入差别那么大呢?

    有的人卖一个月赚几千,有的人赚几万。还有马云这种人,他一个小时可能比你卖十年还多。

    这是因为我们在相同时间里,提供的价值不同。


    我们家每周请的保洁阿姨小李,人很勤快。

    她每次到我们家来了之后,不像普通的阿姨那样,扫扫地擦擦桌子,做下表面工作就完了。

    小李每次一来,她就把我儿子房间里能动的家具全部搬空,然后从地面开始,一层层地做。做完一层摆一层家具。等她做完的时候,你会发现最犄角旮旯的地方都是干净的。

    我对她很满意。

    但同时我也深深地觉得,她干的工作,比我干的工作辛苦多了。我就在想,她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然后我就算了一笔账。

    每次她在我们家做两个小时,我付80块钱。她一天最多能做三家,九个小时就是极限了。假设她每天都做九个小时,全年无休,而且派单平台一毛钱也不拿,她一个月能赚上一万。

    所以,月入一万就是她目前辛苦劳动的上限。

    一个人提供技能和劳动,那么个人品牌就为这个技能和劳动来带溢价。

    没有品牌的技能和劳动,容易陷入低水平劳动的陷阱。


    读到这里,你可能以为我在说,保洁阿姨是陷入了低水平劳动陷阱。

    呵呵。Too naive!

    事实是,因为小李做事勤快,效果好,所以,她现在已经是平台上的高评明星保洁师了。

    在我的心里,我已经给了她一个标签:力拔山兮,摧枯拉朽。

    前几个月我们家暂时不需要保洁,我就暂停了预约。等春节过后我再想约她的时候,发现已经很难约上了:她大部分的时段都被约满了,而且都是周期保洁订单。

    她在保洁师行业中的个人品牌标签会给她带来什么好处呢?

    第一,老客户粘性高。

    比如我。虽然中间我没有保洁需求了,但当我再次需要的时候,我就不会再去平台上一个一个搜索保洁师,查看对方的评论,研究这个保洁师是不是会让我满意,而是直接去找小李,预约她的时间。

    第二,推荐转化率高。

    如果有朋友正好也有保洁需求,那我第一时间就会向他推荐小李。有了我的背书,我的朋友很可能跳过到市场上寻找的环节,直接找她做。

    第三,降低交易成本。

    自从她在她的这个小领域里打出名气之后,她的预约中间很少有间断,而且都是周期单。她不再需要反复接单次保洁的客户,只需要定期去老客户家里。也不会出现干完一单中间空闲很久,要反复去新客户家找地方的情况。

    第四,提高时间单价。

    目前家政平台没有对等级不同的保洁师进行区分定价。但如果某天保洁师紧俏了,供不应求,那么明星保洁师的单位时间定价肯定是高于其他保洁师的。用价格筛选市场。这样一来,小李的收入上限是不是因为她的个人品牌提高了呢?

    看出来了吗?

    一个很普通的保洁阿姨,在具备了一定的个人品牌之后,都获得了如上几个方面的收益提升。那我们呢?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个人品牌不是一个什么很高大上的东西。

    它是你的一个标签。好的标签不断升级巩固,就成了个人品牌。

    个人品牌是让你和其他同行区分开来的分界。

    没有区分度,今天我用你,明天我也可以用别人。

    如果你的工作没有不可替代性,换掉你的成本很低,那你被人取代的可能性也就很大了。

    高收入=高价值产出×不可替代性

    通过这个收入公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如果想提高收入,我们要么转换轨道,升级到价值产出更高的领域;要么,就在自己所在的领域里,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如果两个都能做到,那么恭喜你进入了提升收入的快速通道!

    相反,如果你的工作本身产出的价值一般,你的可替代性还很强,那你自然很难获取高收入。

    举两个例子。

    我刚才提到的我们家的保洁阿姨小李,她本身处在一个低价值产出的行业。但即便如此,她在自己的行业里,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品牌和不可替代性。随着她不断提升不断积累,有了自己的名气,她周围可能会聚集起一批忠实客户和保洁师朋友。

    假如她提升一下自己的思维模式,转向针对这些忠实客户做一个自己的小家政品牌,她是不是切换到一个更高价值的链条中间去了呢?

    假如她不断在家政领域打造个人品牌,是不是又在这个更高价值领域里提升不可替代性呢?

    这样她就走上了一条个人价值提升的通道。

    我先生是北京一所不错的高校金融系的海归讲师,他本身已经处在一个高价值产出的价值链里。

    但金融领域的学者很多,谁会在意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讲师呢?

    所以他现在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打造属于他自己的标签或品牌。

    高价值和不可替代性,是高收入的两个要素。

    即使你在一个高价值的领域里工作,但你跟其他人毫无区分度,是不是也是某种程度的低水平劳动呢?


    02 个人品牌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品牌溢价

    一双安踏的球鞋,和一双阿迪达斯的球鞋,可能都是中国代工厂生产的。但安踏的明星签名款售价399。而阿迪达斯的明星签名款售价……

    普通的职业咨询师每次咨询收费几百,知名的咨询师一次收费可能高达几千。更不谈还有像畅销书作者古典老师这样的,职业咨询领军人物,有市无价,约不到。

    安踏和阿迪的明星款质量差距真的有几十倍吗?

    一般的咨询师和资深的咨询师,提供的服务内容,也差异几十倍吗?

    跟商品的品牌一样,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我们打造的个人品牌,会给我们个人带来溢价。

    品牌知名度越高,溢价程度也越高。


    中国的顶尖大学里有很多厉害的经济学家。

    但是不是林毅夫,吴敬琏这样的经济学家,他们获得的活动邀约更多,出场费更高,观点更容易被人接受呢?

    同样是做一件事情,但在别人眼里,我就是脑门上贴着“更专业,更懂行”的标签,那我自然也就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和更多的升职加薪机会。

    我们普通人,不需要像知名人士那样让个人品牌广为传播,但我们可以通过打造个人标签,利用形成个人品牌的方式,让我们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实现相对溢价。

    心智占据

    前面说了,打造个人标签,实际上是占据他人心智的过程。

    一个人的心智内存其实十分有限,真的记不住很多东西。

    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定位》一书中提到:

    人的心智为了防御海量传播,会筛选和排斥大部分信息。

    一般人的心智已经像滴水的海绵,只有挤掉已有的,才能吸收更多信息。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个人品牌和个人标签的打造和管理了。

    因为,一旦人家给我们贴上了某一个标签,就真的很难撕掉。

    一旦一个不好的标签被传播出去,哪怕你后来持续改进,也需要花上比建立一个新标签大得多的功夫才能撕掉旧标签。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一开始就在别人心智中占据了一个好标签,那么持续巩固的成本很低。这个好标签,也不容易被一些影响替换掉。

    要说通过打造个人品牌去占据他人的心智怎样才算成功,我觉得有两个层次。

    初级层次是,别人一提到你,或者你的标签,就会反应说:噢!我知道他,他是做XXXX的,他XXXX方面很不错哦!

    高级层次是,别人一提到某件事,或者某个领域,第一反应想到的是你,或者你的标签。

    这两者的差别在哪呢?

    如果别人提到易建联,你应该就会说,哦!他在NBA,挺厉害的!

    但如果别人问你,在NBA打过球的中国人是谁?你第一反应会说谁?

    如果别人提到七喜,你知道,哦是一种碳酸饮料!

    但如果别人跟你说,来瓶碳酸饮料吧!你第一反应是要喝什么?

    我们再试着想一下:

    怕上火,喝啥?

    今年过年不送礼,送礼就送啥?

    呵呵呵。这就是做到好和做到极致的区别。

    这时候,你说,我就是个普通人,一个小白领,或者一个还没毕业的学生,我怎么占据别人的心智啊?

    作为一个普通人,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在每个人的心智中都做到极致。

    我们只需要在我们的小圈子里先做到好,就已经超越了90%的人了。

    既然人的心智只有这么大一点地方,还被你占据了一小块,那你当然就获得了比别人更多的资源。

    如果别人一提到你,会说,噢!他excel能力很强!他很善于说服他人!他对自己要求很高,做事很认真!等等。那么你就迈出了打造个人品牌的第一步了。

    如果别人提到你,脑子里一片空白,只能说,哦,他就是在XX单位做XX的,他就是XX学校XX系的学生,除此之外一无所有,甚至有一些负面的评价,那么你可能需要注意了,你的可替代性可能很强……

    世界变化这么快,你难道不害怕吗?

    个人自由

    个人品牌可以给我们带来自由。这应该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

    古典老师曾经提到过,一个人的自由,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不用非得和特定的人合作的自由;

    第二层次,是不用为钱工作的自由;

    第三层次,是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的自由。

    初级的个人品牌,可以让你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和更高层次的人合作;

    中级的个人品牌,可以给你带来足够的经济收入;

    而最高级的个人品牌,则赋予了你自己选择做什么事情的能力。

    这是不是一种终极的自由之路呢?


    03 怎样打造属于自己的个人品牌

    谈了这么多个人品牌的必要性,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的职场人,我们应该怎样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呢?

    我觉得至少需要做到两点:

    第一,找到一个切入点,不断深耕;

    第二,多渠道展示,口碑传播。


    拿我自己做咨询为例。

    刚开始咨询的时候,其实我也摸不清我和其他的咨询师有什么区分度,什么地方是我的优势区。

    后来做着做着,我发现,我很善于给来访者赋能。

    很多的来访者,因为职业的不顺利,成就感不高,找不到方向等等,自我认同感很低,自信心也不足。

    但我很少认为他们真的不足,他们只是没有看到自己闪光的地方而已。

    所以在咨询中,我总是不自觉地跟我的来访者说:

    你有没有发现,你这个地方是很大的优势!

    我发现一个你的很大的长处也!

    等等。

    大部分时候,来访者都很吃惊。

    真的吗?在很多别的咨询师眼里,我的不足真的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超级多。原来我不是这么差的?

    但我是真的看到他们闪光的地方,只是他们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所以我的来访者,很多时候跟我聊完之后,整个人的状态突然不一样了。

    并不是我有什么魔法,而是我在谈话的过程中,除了帮他们理清职业规划的思路,还帮助他们提高了自我认同。

    这就是我的一个标签,我是一个“赋能的职业咨询师”。


    那你呢?

    你在什么地方和你的同事同学有点不同?

    你在什么方面做得比别人好?

    找到它,并且,不断强化它。

    如果你还没有,那就选定一个自己觉得不那么难的方向,持续精进。

    比如,有的人思维能力很强,那就集中打造自己的“思维能力强”的标签;

    有的人虽然想法不出众,但特别善于执行,那就集中打造自己的“执行力强”的标签;

    有的人善于人际沟通,那就集中打造“优秀的组织者”标签;

    有的人做事无甚新意但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那就集中打造“细致不出错”的标签。

    总之,总有一款适合你,这就是你的切入点。

    找到切入点之后,持续投入、深耕,直到你在这个标签上变现得比周围的人都突出。


    经营好了标签,接下来就该想办法把自己这个标签贴到别人脑子里去了。

    怎么做呢?

    先行动上做到,再口头上提示。

    比如,刚才你脑子里是不是就被我植入了我是一个“赋能的职业咨询师”的标签?呵呵。

    下次如果有人希望做一次职业咨询,能帮助自己找到自己的优点,规划未来方向,不知道找谁好的时候,我是不是会在你的脑海里会冒出来呢?

    同样地,当你在某一个能力上深耕之后,你也需要在多场合进行展示

    不是刻意吹嘘,而是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对你将来有决定性作用的人知道这个标签。

    古典老师提到过他认识的一个年轻人,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说:

    我不是很有经验,但我执行力很强;

    我学校不好,但我执行力很强;

    我XX不行,但我执行力很强。

    看到没有?

    他可能确实有很多短板,但他把“执行力强”这个标签,一下子就打到你脑袋里了。

    如果你是他的同事或者老板,遇到需要一个执行力很强的人合作时,你马上会想到找他。

    如果这次合作,又证明了他确实执行力不错,那么这个标签就会在对方的脑海里强化。一旦下次他人有这种需求,曾经跟他合作过的人,会很快进行口碑传播:XXX执行力很强,可以找他试试。

    不断强化,不断传播,再继续强化。

    最后,这个标签可能就会变成你在职场中的个人品牌。

    是不是很高效呢?

    当然了,这也告诉我们一件事:

    如果一个标签你还拿不出手,那你最好先默默耕耘一段时间,要不然传播出去的可能是完全相反的标签……

    你不会想要看到这一点的。


    结语

    个人品牌的终极概念,是说出你的名字就不再需要附加任何解释。

    比如投资界的徐小平,自媒体界的咪蒙,IT产品界的张小龙。更不用提那些世人皆知的名家大佬了。

    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个境界实在是有点远。

    大多数的人,能在自己从业的细分领域里拥有一个明确的个人标签,同事同行多多少少都知道你,这就已经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成功了。

    看到这里,你大脑里的认知可能已经进行了一次升级。现在你就可以开启自己的升值之旅了。

    努力探索自己的切入点,然后强化、传播。

    不迈出第一步,永远到不了想去的远方不是吗?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一不小心实现了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工一族,你比咪蒙更需要自品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gj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