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OreoOlymLee
自《启示》(Apocalypto,2006)到《血战钢锯岭》(Hacksaw Ridge,2016)的十年来没有再执导筒,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梅尔·吉布森绝不为过。
梅尔·吉布森是一个传奇。确切点说,他是一个代表着血性的直男气息的传奇。无论是参演过的B级公路片《疯狂的麦克斯》(Mad Max,1979)、黑白相配的《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1985)、主旋律爆棚的《爱国者》(The Patriot,2000),还是执导过宣扬自由和解放的《勇敢的心》(Braveheart,1995)、直击血腥暴力的《耶稣受难记》(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2004)以及思考信仰丧失的《启示》,都能或多或少从这些电影中发现其共性——借着直白狠辣的创作风格,诉说着属于男性的追求和信念。
但在其执导影片中对血腥和暴虐的过度表达,以及早期参演过电影中“政治正确”面孔的展现,也让他饱受不少非议。而他在酒驾后对犹太人从言语上的不尊敬,更让他的形象一落千丈——好莱坞是势力的,但也是有原则和底限的。当知道好莱坞的高层一多半都是犹太人的时候,谁都清楚梅尔·吉布森未来的日子不会好过。从《启示》上映十年来,他唯一接过戏份比较多的角色就是《敢死队3》(The Expendables 3,2014)中的反派。剧本对反派形象的刻画本不充足,而梅尔·吉布森浩然正气的英雄气概早给他定了型,最终导致了角色动机的无说服力。而这可能是他十年来最完全的一次银幕形象呈现了。
但十年的无作为终究不是毫无意义的等待,他在寻找着一个好故事。如果说《钢铁侠》(Iron Man,2008)是好友小罗伯特·唐尼沉沦多年的人生拐点,那么《血战钢锯岭》就是梅尔·吉布森重回影坛的象征。
作为一部梅尔·吉布森执导的刻画“非主流”英雄的战争片,《血战钢锯岭》中依然随处可见吉布森的血腥直白的暴力风格呈现,但却又不全是对过往的生搬硬套。《耶稣受难记》中是无节制地对个体施暴的暴虐和血腥来表现神圣和崇高;而《血战钢锯岭》反其道而行之——利用战场的残酷来反衬主角道斯的伟大以及反思战争。前者是顺逻辑,后者是逆逻辑,这是《血战钢锯岭》的进步之处。
但这并不代表《血战钢锯岭》对吉布森个人风格的发挥得到了束缚。在《耶稣受难记》中,吉布森对暴力和血腥的诉求完全是病态的,这对电影人的身心素质是一种考验,对观影者的接受程度也是一种考验。而《血战钢锯岭》中对暴力的适当克制则似乎已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了。
不过这“适当克制”最终呈现出的效果依然让人心惊胆战。从士兵们在钢锯岭上摆开阵势,打响第一枪的开始,在极出色的声画组合和光影结合之下,影厅也似乎变成了炮火连天的战场。被射穿的头颅、被炸飞的断肢、遭刺穿的躯体和被老鼠啃食的尸体,都在鲜血遍地、尸骸遍野的焦土上不断的刷新人们的三观。这得益于演员们精彩的表演,但吉布森出色的场面调度和风格化的拍摄方法无疑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即使是在电影制造工业如此发达的今天,吉布森依然坚持着他耗时耗力的实拍方式。但就算是把澳洲的一个农场底朝天炸了个遍,《血战钢锯岭》的成本也不过四千万美金出头,这对许多特效泛滥、成本还动辄上亿的商业片无疑是一次响亮的打脸。实拍的一大优点,就是最终呈现效果的真实感。
李安导演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2016)用了划时代的“120帧”技术来呈现一个普通的故事,就是想要做到沉浸感和无比真实的效果,从而达到表达李安包容细腻思想的作用。但《比利·林恩》的问题在于,它本身就是一个好故事,用了极清晰、真实的技术来呈现,反而有点失真了。李安为了妥协,甚至抛弃了一部分技法,这也是这个作品最大的扣分点。而吉布森用极度风格化的手法来演绎战争的一大优势,那就是他的战争无需技术来加成和渲染,它本身就足够真实。
但归根结底,一部佳作最重要的,仍然是一个好故事。毫无意外,《血战钢锯岭》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之所以说“毫无意外”,是因为熟悉吉布森导演的人都会知道,他执导过的作品都或多或少的和“信仰”发生着关联,甚至将“信仰”作为情节的驱动力。吉布森写实的执行和狠辣的风格最终还是服务于“信仰”这一终极议题。《勇敢的心》是对自由的信仰,《耶稣受难记》是在苦难中坚守信仰,《启示》是文化衰落下的信仰崩塌过程。
而《血战钢锯岭》又用了与众不同的方式诠释信仰——一个独立思想的个体,到底能坚守信仰到何种地步。
对于戴斯蒙德·道斯来说,有两件事决定了他的人生方向:幼时失手打伤哥哥,和父亲对母亲的家暴让他愤而夺枪。前者让他在反省中确立了他的信仰,后者则让他选择不再碰枪。很多人看到道斯信教,就单纯将电影理解为宗教电影。但信仰和宗教是不同的: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特殊的意识形态;而信仰包含的面更广,是对某物的尊敬并将之奉为行为准则,带有主观的色彩。而正是这种主观色彩让信仰能对其信奉的人和物进行取舍,包括对宗教。
对于道斯来说,打伤哥哥后反省确立了自己的宗教信仰,愤而夺枪后再不碰枪是信仰的建立。“不杀戮”只是上帝的训诫之一,虽然其他的军人也大多信教,但却没有遵循这则信条,这就是他们的信仰对宗教的取舍。而道斯和他们反其道而行之,自然成为千夫所指、众矢之的。因不碰枪而入狱,女友让他做样子碰碰枪,但他却决不妥协。从头到尾,包括在钢锯岭上奋力救人的那股倔劲儿,都是对他坚持信仰的完整展现。
毫无疑问,这种“倔劲儿”要归功于安德鲁·加菲尔德的精彩演绎。这位舞台剧出身的年轻演员,演戏功底自是不浅。他本凭《超凡蜘蛛侠》这样的商业片走红,但随着《超凡蜘蛛侠2》的票房口碑双败,该系列被索尼公司拦腰截断无疑让他蒸蒸日上的星途进入困境。但在《血战钢锯岭》和同为年度佳片的《沉默》(Silence,2016)中广受赞誉的表演足以说明戏路之宽。
“上帝啊,让我再救一个,再多救一个。”在催人泪下的配乐和加菲精彩的表演共同作用下,笔者最后的心理防线也被决堤般的泪水冲开。在从地狱般的钢锯岭上救下75个战友之后,战友们所有的偏见都化作无尽的崇拜。格罗弗队长致歉说:“我们都不懂你的信仰,但我们都看到了你对信仰的坚持。”没有道斯,军队不敢重登钢锯岭;没有道斯的祈祷,军队宁可违令延时进攻。信仰是无比强大的,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接受你的信仰,但我们可以用你信仰的光辉点亮别人的黑暗和沉重。
终究,《血战钢锯岭》是电影,是艺术作品。无论《血战钢锯岭》多么真实残酷,现实的战场都只会更加残酷。但“信仰”却是电影传递的主要核心,也是战争片段写实的原因——反衬信仰的坚定。而战争片段却又有前半段温暖和谐色调的铺垫映衬,更显得血腥和残酷。爱情的美好衬托战场残酷,战场的残酷反衬信仰的力量。这种工整的叙事方式,增强了电影的层次感。
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血战钢锯岭》都是无懈可击的,几乎没有错误可以挑。有人怀疑情节的不合理之处,然而结尾的影像资料正是真实性的证明,也正是吉布森的底气。吉布森狠辣的风格无须技术加持,却能在这种好故事的加持下产生了巨大的化学反应——观众看得爽,爽的还有根有据。这是一个顶级商业片应该拥有的魄力和底气,本片做到了。
《血战钢锯岭》中梅尔·吉布森的自我突破不但让他的生涯峰回路转(即使改变不了他的那些不良影响),还贡献了自《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1998)后最好的战争片。它讲的是信仰。而在这个信仰缺失却奇迹遍地的年代,这个年度佳片描绘的信仰缔造奇迹的故事,正是这个社会该有的主风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