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人生的态度相信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有所耳闻,可似乎从没人讲过这种世界观内部的框架和包含的内容,詹姆斯·卡斯(James P. Carse)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答案。《有限与无限的游戏》是他从游戏的角度认识世界的方法论。
全书围绕“有限游戏在边界内游戏,无限游戏玩的就是边界。”这一观点展开。有限游戏是自我限制和自我对抗的游戏,是剧本化的亦步亦趋,是宿命。无限游戏则是动态规则下的永续游戏,是传奇化的出其不意,是越轨。全书从两种游戏的本质讲起,到用两种游戏观去认识世界与自我,再细讲到社会、历史、文化、语言、自然、宗教、神话。有限与无限游戏的世界观,让我们看的更广也看的更深。
高密度的思想输出让我措手不及,缺乏论证的意识流写法也让我觉得这本书不太好读。尽管如此,书中的一些观点却让我大呼精彩,我先随意抛出几个大家感受一下:
没有群体,就没有自我。
看,是在边界之中去看,看见,是去看边界本身。
有边界的是我们的视域,而非我们所看的对象。
旅行不是为了克服距离,而是为了发现物之间差异的距离,这种发现之旅叫做成长。
且不论作者的写作方式怎样,只要能提供新的观点和疑问,就已经具备了阅读的价值。在阅读中,我总是需要停下来思考,去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说,有没有道理,他所讲到的东西跟我有什么关系,因此尽管这本书并不长,也花了我几天时间。在全书抛出的思想中,我大概之领略到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这也足给我一些启发。在阅读中我产生了很多碎片化的思想,但是我想的最多的还是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这两种世界观对当下生活的影响。
1.有限游戏是欲望驱使的追求,无限游戏是理解和拓展边界的过程。
以詹姆斯的话讲“不朽是有限游戏之矛盾的最高级例子,他是一种人们无法生存的生活”,“永生的灵魂只能继续在一个已经写就的角色中继续存在,永生的人无法选择死亡,也因为同样的原因无法选择生存”,那么这是不是代表着无限游戏的哲学观是——人不该有“立德立功立言”的追求,因为如果有追求,那么一切方法论和执行计划都会变成剧本,此时人就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有限游戏当中,追求不朽,就无法生存。无限游戏似乎是在追求一种理解,用边界和拓展边界去看待这个世界的一切,而有时边界恰恰是最难理解的地方,或者说,有一些边界我们永远也无法理解,就像“我们永远无法到达物质本身”一样无力。
2.在有限游戏中塑造自我,在无限游戏中了解自我。
在本书的译后记中提到“人类迫切需要一个游戏观的转换”,即从有限游戏转向无限游戏,对于此,我有些不同的看法。我以为詹姆斯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我们转变游戏观,而是让有限游戏参与者看到还有另一种游戏观,不是为了劝说读者抛下一个去选择另一个,而是给了读者一双眼睛去看另一个世界。
我们一生囿于自我对抗和对欲望的不断追逐,这确实让我们觉得疲惫和匆忙,而这种匆忙让我们选择了遮蔽双眼。但人只有在有限游戏中才能理解人这种生物,只有在有限游戏中才能知道原来还有面具和剧本这种东西,因此有限游戏是我们了解自己的材料,无限游戏则成为了我们了解自己的手段,若是没有有限游戏,无限游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有限游戏让我们自我遮蔽,而无限游戏观却能帮我们在有限游戏中看到这种遮蔽。我们其实一直都在有限游戏中塑造自己,这种塑造不仅仅是对剧本的照本宣科,我们在做演员的时候也会生长出剧本之外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需要我们在无限游戏中去发现。无限游戏提供的视野让我们不再局限在一个局部世界中,而是带领我们走向未知的自己。
3.在无限游戏中参与有限游戏或许能收获更多的乐趣。
我不认为无限游戏的世界观,是为了让我们对当下生活更加豁达。无限游戏观不是为了给有限游戏中挣扎的你我一丝安慰,不是在告诉你放弃也没有关系,你所经历的不过是万千世界中的一个。无限游戏的世界观是一种提醒,是让在剧本中追逐权力(power)的你我获得清醒力量(strength),在我们最狼狈的时候还能记得一句“身在无间,心在桃源”。无限游戏不能成为我们对有限游戏怠惰的理由,相反的,无限游戏观让我们以更清醒的头脑去参与有限游戏,在这两种游戏中我们确实成为了优秀的演员,但我们也成为了真正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