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宰相晏殊的曾孙晏景初做尚书时,外出游玩,回来天色已晚,肚饥难耐间,找到一家寺庙去投宿。
他说明来意,没想到寺中老和尚很是为难,说:小寺穷困简陋,实在不方便留宿。
晏景初听了,很是生气:“作为一寺主持,怎么弄得什么都没有呢?”
老和尚没好气地说:没有面,再能干的媳妇也做不出汤饼来!
晏景初不甘示弱,说:“如果有面,就是笨媳妇也能做出东西来,还要你干啥?”老和尚羞愧难当,闷头退回房间去了。
这便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由来。
对于初学写作的人来说,素材就是他的“米”。
一、大家为什么总觉得找不到素材?
其实,我们并不是缺素材,而是缺少观察和思考,少的是发现素材的眼睛。
没写文章前,我们无论是看书,还是看影视剧、综艺节目,大多只是看个热闹。
看的时候,笑过、骂过、哭过,之后呢?
该干啥干啥,看过的东西只在脑中稍稍停留了一会儿,不经过深度思考,没多久就烟消云散了。
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养成收集素材的习惯和意识,对遇到的事习以为常,不觉得这一切有什么特别,缺少对素材的敏感度。
但只要你有心,生活处处都是素材。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素材,当时可能印象深刻,但如果缺少记录,过几天,你就会忘记此事。
常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所以,要先做个有心人,用心观察我们看到的一切,并加以思考。
时间久了,自然会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从平淡无奇的现象中挖掘出素材,丰富自己的文章。
同时,还要建立自己的素材库,把那些对自己有启发的人或事、以及经典的故事、句子记录下来,时常看看。这样在用到的时候,才不会抓瞎。
二、寻找素材的5个方法
虽然生活中并不缺乏素材,但也不是随处都有。
1.首先,要从自己或身边人的身上去寻找。也就是从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去挖掘对自己有启发或触动的东西。
2.其次,是从新闻中挖掘出来的。按照自己适合的领域或关心的话题去入手,寻找话题。
因为新闻的时效性,找到后,要及时将它写成文章,这样的新闻素材才有它的意义。
3.从影视剧、综艺节目、各种短视频中去寻找触动自己的点。
或是一个人物,或是一句话,或是一个故事,都可以因此延伸出一篇文章来。
4.从别人的文章、评论或相关问答中,寻找打动自己的地方。
同样可以从一句话,一个故事,或一个细节出发,从不同视角,用自己的观点写成文章。
但绝对不能抄袭别人的文章,只可以少量引用别人的观点。
5.从书籍中寻找素材。
从书中寻找素材,不但能学到相关知识,找到的素材还不容易与别人重复,是最好的素材来源。
找到了素材,有的马上可以用到文章中,也有的暂时用不上。这时,就需要把素材储存起来,空的时候经常翻翻,一则调用方便,二则也不容易遗忘。
三、如何把找到的素材变成一篇文章?
有了寻找素材的地方,还要明白哪些内容能为我们所用,最后才能变成让读者喜欢看的文章。
通常我们能用的素材类型有:故事(包括有意思的小实验)、金句、相关数据、专业知识等。
有了写作的素材,如同做饭有了食材,要把它变成能上桌的“美味佳肴”,中间还少不了一道重要工序:烹饪。
如何对素材进行加工呢?
首先,要提炼出这个素材所要表达的主题,或者这个素材吸引你的那个“亮点”;
其次,根据这个主题或亮点,去寻找与它相关的其他素材;
第三,按照这些素材,确定写作结构,想好如何开头和结尾,起个吸引人的标题。最后再把它写下来,一篇文章就新鲜出炉了。
比如,这篇文章开头的小故事,它就是一个素材,从中可以看出,它要表达的主题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进而可以联想到在写作中,“米”就是素材。
我们围绕素材,结合实际情况,就会发现初学写作的人都在为素材发愁。
此时,我们就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办法,问自己三个问题,即:
描述问题:素材为什么难找?
提出问题:如何找或者到哪儿去找?
解决问题:找到素材后如何把它变成文章?
当我们把三个问题回答完了,一篇文章的雏形就有了。
这三个问题相当于搭起了文章的框架,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基本模板,按照这个简单的模板,你的文章是不是写起来就没那么难了呢?
只要我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搜集素材,勤动笔,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你不辜负时光,它必报你以琼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