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食粥心安”的故事很多人都熟悉。是说范仲淹家里贫穷,他在南都书院读书时,天天煮一大锅粥,经过一晚上的凝固,用刀切成四块,早上晚上拿其中的两块,把腌菜切成几块吃(这就是成语“断齑画粥”的由来)。
留守有个儿子和他一起学习,留守的儿子回家告诉父亲范仲淹的事,把一些美味菜肴送给范仲淹。范仲淹把送的食物放在了一边,不久后食物全腐烂了。留守的儿子说:“我父亲听说你的生活清淡贫苦,送来食物,你为什么不吃?”范仲淹说:“我不是不感谢你们的好意,大概是我吃粥吃久了,心里安定,突然享用如此丰盛的菜肴,日后我怎么能再吃下这些粥呢?”
为何拒绝佳肴,范仲淹的回答是:“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自古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的思想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总是粗茶淡饭,一但能享受美味,虽然会甘之如饴,可再回到以前,就会感到难以下咽。理智地拒绝他人的好意,可见其对人性的洞察和把握。相比于向上的约束,向下的放纵太容易了。
拒奢防腐,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预防。所谓筑牢思想的堤坝,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欲望,面对诱惑勇于说不。
这需要智慧,对所处环境要有准确的判断,对将要面对诱惑要有敏锐的识别。更需要勇气,坚决果断地拒绝,不怕得罪人,不怕伤感情。
是人都有弱点,没有必要刻意回避。但人是有理性的,更是能够超越自己的。知道自己的弱点并能想方设法去克服,避免因此而造成的损害,才是理智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