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十年

作者: 春哥杂谈 | 来源:发表于2016-08-23 16:33 被阅读14次

从十年前的第一个开源软件到今天,算起来我已经开发(或参与开发)了多款开源软件。从最开始的懵懵懂懂到五年前正式以开源软件创业,再到实现开源软件的盈利,一路走来,收获颇多,教训多多。期间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抛砖引玉,和开源软件开发者的朋友们分享下。

首先第一条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做开源软件一定要找到可以持续发展的模式。做事情就要消耗资源:人力、时间、金钱。如果无法找到一种可以持续发展的模式,单纯靠软件发起者的兴趣和热情,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全球的开源软件多如牛毛,但真正能够流行起来的也是凤毛麟角。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有很多种,比如可以去一家支持开源软件开发的公司,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相对宽裕的业余时间等等。笔者则尝试以开源软件来创业,并初步实现了开源软件的盈利,保障了我们持续的投入和发展。

和第一条密切相关的就是要学会用产品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开源软件的朋友们都是技术高手,所以自然而然的会想到程序员的需求。所以国内的开源软件,大部分是各种开发框架、类库等。但如果我们能够跳出程序员的思维,站在普通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可以发现更多的机会,在产品的功能、交互体验方面可以更贴近普通用户。

做好开源软件还需要做好社区的建设。从我们自身的经验来看,社区建设和软件开发差不多是1:1的投入。社区建设有很多方面,这其中包括:文档的撰写和持续更新、对用户提供及时有力的支持、通畅的反馈交流机制、社区用户的互动参与等等。后面我会专门写篇文章来分享我们运营管理社区的经验和教训。

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站在用户的角度做产品,做好社区的建设。这是我们这几年用开源软件创业的一些新的体会。除了这些宏观层面之外,还有很多非常具体的地方,也一块和大家分享下:

如果使用论坛来作为讨论交流的版块的话,初期版块不宜太多。版块太多,发贴的人太少,人气不够旺。我们前期也是犯了这个错误,后来花了很大力气做版块的整合。

如果使用QQ群作为技术交流的工具的话,建议使用大群。09年前后QQ群最多只能500人,那时候我们有二十多个群,每个群的消息看一遍也要花很多时间,还有就是不利于大家交流分享。后来QQ有2000人超级群,我们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QQ群合并成两个超级群。

如果使用QQ群的话,还有一个建议就是使用实名制。初期的时候我们对此没有做要求,很多人发言很随意,喷子很多,污言秽语的也很多。改为实名制之后,喷子就明显的少了。而且实名制之后,也有利于交流分享。还曾经有过在群里面找对象的美好的故事:)。

不同的软件有不同的开发运营方式,以上是笔者这十年来做开源软件的一些心得体会,期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相关文章

  • 开源十年

    从十年前的第一个开源软件到今天,算起来我已经开发(或参与开发)了多款开源软件。从最开始的懵懵懂懂到五年前正式以开源...

  • 小白观察:开源项目如何在云端生存

    Big News 开源项目如何在云端生存 过去的数十年,开源是云计算产业的支柱,从 Linux 到 Kuberne...

  • 科技云报道:走过10年的OpenStack,这次是“U”打头

    科技云报道原创。 十年前,OpenStack率先提出开源基础设施的概念。自那以后,OpenStack迅速成为开源基...

  • 开源文档的五个趋势

    开源文档的五个趋势 Shaun McCance 我在开源文档这方面做过很长时间。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关于创作和出版方...

  • 开源,开源,开源

    不知道怎么,自己突然想到这个。昨天自己一直还是在想教书匠小夏说的在北京,如果一个人攒够600W,即使按照一年5%的...

  • 定投十年,完结篇

    定投十年,真的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么? 开篇讲了一个故事,一对夫妻通过十年的时间,节流、开源、依靠基金分红建立被动收入...

  • 5年内取代安卓,谷歌Fuchsia新系统跨平台实现大统一!

    谷歌在数十年前收购安卓系统对其源代码进行开源,开源免费策略让安卓成为移动操作系统市场的龙头。尽管它并不是依靠安卓系...

  • FastDFS简介

    从2008年研发FastDFS投身开源领域至今,余庆在这个“江湖”里已经浪迹了十年。时至今日,FastDFS分布式...

  • 为何要做开源

    为何要做开源 所谓开源,就是公开源代码。但是“free is not free”,意思是开源并非免费。 在做开源项...

  • 接触开源

    开源的那些事儿 (一)- 如何看待开源什么是开源以及我的开源经验如何参与到开源项目中去如何开始做一个开源项目?他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开源十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kn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