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的我们,在老家的那个小城出生,相伴着成长,一起玩耍,一起入学。
那时候,天空很蓝,没有繁重的课外补习,每天放学手牵手,一起去草地上写作业,唱歌,跳皮筋,讲心里的小秘密。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34335/e1edbafc3b8a8f34.jpg)
小时候的我们,物质匮乏,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快乐!如果哪天我们之中有人买了一点零食,一定是拿起闻了又闻,不舍得一个人吃掉,会在星期天休息的午后偷偷拿出来分成好几份,一点一点的分享着美味。那种记忆,如今却再也找不到,任凭多美味的佳肴,都不及儿时那一小口零食让人念念不忘。
后来,我们慢慢长大。小城的大人们不注重孩子的教育,初中未读完,那些旧时的伙伴,有帮家人做些小买卖的,有进厂里做临时工的,还有出外打工的,都觉得知识无用。
因为高中学业繁重,渐渐地,我和伙伴们的联系越来越少,那时候的通讯不像现在这样发达,没有手机,不能发短信,聊微信,虽然隔着几条街,但大都碰不到面,儿时的快乐就此搁浅。
高考完的那个假期,终于有时间找伙伴们聚一聚,聊一聊,可这座小城里却再也找不到更多关于他们的记忆,大多都离开家乡外出务工,到来的伙伴也是匆匆忙忙,没有寒暄,没有问候,只有简简单单温暖的拥抱,儿时的情感或许是最真诚的,不掺一丝假,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溜走而有任何的改变。
后来离开家,读大学,工作,结婚,生孩子,把父母接到身边,和小城似乎没有了任何联系,只是那些伙伴,会时不时的想起。
一晃,大家都步入中年,感慨时间飞逝。慢慢地,辗转着打听到伙伴们的消息,手机里存好每个人的联系方式,加好微信,不忙的时候,聊一聊从前,问一问大家是否都一切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