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滚滚麻麻。
这是坚持日更的第42天,又是一轮复盘日啦。
总字数83126,坚持18:30发文的日子有9天,2天破功,其中一天是忙着孩子的录制视频,还有前天就是自己该死的追求完美心态,说到底都是内心的拖延症给闹的。
不记录下来,真的很难发现这点。
人的记忆就是这样,总是循着一点自以为是的感觉,就上了岸,还自诩自己了然于胸,当面对事情全貌时,就一下子傻眼了!
记录就是和那个模糊自己的抗争!让自己不得不直面自己,让那些惰性、缺乏安全感、自怨自艾,自己深怕自己没啥好说的心态都见鬼去吧!
这就是我复盘的目的,一点点发现自己,觉察自己,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现将这次的统计表格一并奉上,一定要让自己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每一次的行动,你们就是我最好的监督者。
1
最近看书的几点思考,现分享如下:
01.疗愈自己。
有一天紧赶慢赶写完一篇文章,赶在了18:30发出去了!
长吐了一口气,总算完成了一个允诺。之后又是深深地落寞!
我气自己到底写的是个啥,怎么好意思给我的读者看的,但当下又实在是已将自己逼到了墙角,无处可逃!
使出了浑身解数,最后也就只能草草了事!巨大的乌云龙罩着我,心情坏到了极点。
外在的一切声音此刻都不算啥,但内心的自我否定团团将自己围住,一动不动地杵在那个角落。
是的,那个问题困扰得我呀,就算再多给我几个小时,也是转不出来,当下只能让思绪搁置!
记得《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中,有过这样一个画面:
“一个囚犯在不停地摇着铁栏杆,绝望地想要出去——但其实在他的左右两边都没有栏杆,都是可以出入自由的。”
是的,你们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我,明明没有栏杆,我却困守在原地!
文中温德尔医生就是用这个动画片的场景告诉作者洛莉,她可以尝试逃脱牢笼,只要跑起来就可以。
洛莉照做了,于是就感受到了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以及没有狱警的身后。
洛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原来困住我们的,从来就是我们自己的思想、行为、婚姻、工作、恐惧,或是过往所经历的事。
就像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说的,如出一辙。
“有时,房间的门并未上锁,只不过它是向内打开的,一个人如果总是向外推,而没有向内推,就会被困在这个没有上锁的房间内。
像极了那根不存在的栏杆,也像极了我们一直在找路却总在迷路的样子,其实出路总是有的,只要我们愿意去看到它,感知它。一想到这,就会慢慢释怀。
02.有些问题就让它成为问题,那就试着与它共存。
写了很多文章了,却依然数据平平,没有迎来期待中的巅峰状态;
尝试各种说话的技巧,却依然在需要用到的时候,变得软弱、温吞、无力;
说得太多,孩子依旧犯着一些低级的计算错误;
争吵了多次,另一半就是会没事钻进厕所刷他的剧,打他的游戏;
这些问题好像都是问题,但反过来想,似乎又都不是什么天大的问题。既然这样,为何不学着与他们共存,换一种方式。
就当是好事多磨,厚积薄发,目前的还没到火候,好事或许就在下一个转角呢!带着这样的期待,只要继续努力,问题也变得分外可爱。
孩子绝对不会因为此刻的计算就影响将来的生意往来,另一半也不会一直待在马桶上不出来的,既然结果未必是坏事,那我们还要苛责这其中的细枝末节呢。
放开,才能给自己一点自由的空间,呼吸到一点不受控制的自由味道。
说不定最后的结果,也会因为这样的转变而发生着出人意料的变化。
03.不苛责自己。
国庆期间,孩子原本计划的是5号完成所有的作业,最后因为各种聚会、吃饭、兴趣班,硬是搞到了6号。
5号那天的晚上,我原本只是想和他探讨如何在接下来的时间,合理完成的。
我还没进去,在门口就感受到了屋内凝固的气氛。
撅起的小嘴,耷拉的眼神,趴在桌上,颓废极了。
拉过小手,环于腰间,俯视这个表面嘻哈,说自己有社交牛X症,但骨子里却极度要强敏感的小心脏,轻轻抚摸那寸头,就像抚摸写不好文章的自己一样。
拉着他坐到床边,和他一起分析已经做完的大片作业,再重新扒拉还未完成的那一小部分,坏情绪也在一点点被剥落。
经过复盘,才发现,原来剩余的其实也不多了,只是没有完成的挫败感太难受了。
“你是在怪自己,是吗?”我小心地问出这个问题。
那边小鸡啄米般点头。孩子这么小,我教了他那么多东西,今天更想教他学会爱自己。
至少当下,我要告诉他:
爱自己的消极情绪,你不会是一直快乐的,也会沮丧,失望,愤怒…但是,我希望你能够理解那种状态下的自己,不要一味的指责,打击她,学会呵护她。
爱自己,更是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停下脚步,和自己的内心交流。
我一遍遍的和孩子重复着这样的话,也在心里这样告诉自己。
著名的服装设计师山本耀司曾说过: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东西,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我们总要经历一些东西,才会慢慢觉察出自己,了解自己。
爱自己就是在这过程中及时自我疏导、自我开解、自我救赎,卸下内心的负担,重回到轻盈的生命状态。
愿你我都能拥有这样
流动的、鲜活的、有生命力的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