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的啥“帽子”》卓丽,坚持第1968天原创分享(2020.04.28星期二):
昨天听潘老师在精品群读本书活动,《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的第四讲,了解家庭的构造以及家庭和谐的发展方法。
我们在家庭中,如果成员之间彼此的角色产生冲突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生矛盾,比如说,如果妻子认为丈夫的角色应该是家庭的领袖,应该提供收入,应该分担妻子的脆弱之类的等等,丈夫这个时候只想做他自己,或者只想做一个男孩儿,那么他就跟妻子的角色产生了冲突,解决的办法是我们可以经常去沟通,此刻我的角色是什么?每一个角色都是一顶帽子,每个人至少有三顶帽子,所以当产生矛盾的时候,我们可以去交流彼此的角色,然后你可以去跟对方说明白此刻我想做的角色是什么,或者我们也可以去问对方此时是什么角色,是什么样的帽子,互相匹配的时候就会比较和谐。
潘老师在家庭蓝图中提出三个问题,非常有助于思考如何让家庭氛围更和谐更温暖。我也边听边作答了这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你觉得在你的家庭中,彼此之间有没有时间一起娱乐?
有的:
一起看娱乐节目,开心的一起大笑,这样氛围比一个人看更有意思,一起看电视剧看电影,跟着里面的角色哭哭笑笑。
一起出去散步,再带着小狗,边走边聊。
一起吃饭,欣赏色香味俱全的饭菜
一起做一些事,比如做家务
……
第二个问题,你觉得你的家庭氛围是哪种?是紧张的、压抑的,还是欢笑的、快乐的,还是冷漠的?
我的家庭氛围还是比较轻松快乐的,即使有意见不同,也会很快表达解决。
第三个问题,为了鼓励家庭成员能够更多欢笑,快乐和幽默,你愿意做的是什么呢?你会把什么放在你的家庭蓝图中去呢?你愿不愿意做一点事情,来让家庭成员变得更放松,更快乐,更幽默?
当然愿意了,可以做大家都喜欢的事情,一起聊天,一起做事,一起开心;谈论大家都喜欢的话题,享受有共同语言的快乐;多关心关心家庭成员,随时都有小温暖、小贴心而感动着。
潘老师还讲了把家庭时间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每个人独处的时间,也被称为是自我的时间,第二个时间就是跟另外一个人分享的时间,就是两个人相处的时候,你留给另外一个人的时间,第三个时间就是全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就是我们彼此每个成员都在一起的,这个时间又被称为团体时间,可以去反思一下每个时间占用的成本是多少,自我时间,两人时间和团体时间分别是多少呢?如果觉得有一部分失衡了,那么可以发展出哪些方法来更多的平衡时间呢?
我也思考了一下我的时间分配,如果用10分来表示总时间的话,独处需要5分,两人时间需要3分,团体时间需要2分。我感觉目前这样的安排就挺好的,下一步征求一下家庭成员,看看他们想的是否和我一致?如果有差异,可以一起商量更好的分配时间。
每天都看看自己带的啥“帽子”(角色),问问家人的“帽子”是什么,虽然不能每时每刻都和谐,最起码做到不激化矛盾,不产生冲突,把时间留给“独处”去解决,然后把快乐和美好留给两人时间、团体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