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RIA学习力导师授证班输出合辑
RIA学习力」《少有人走的路》No.13鱼小刺

RIA学习力」《少有人走的路》No.13鱼小刺

作者: 猫不吃鱼小刺 | 来源:发表于2020-02-18 16:07 被阅读0次

    拆页十五
    P182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人的信仰都来自其文化环境。欧州人大概认为上帝应该是白人,非洲人则相信上帝是黑人。印度人更容易成为印度教徒,并形成相对悲观的世界观;生长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人大多会信奉基督教,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也比印度教徒乐观得多。我们通常很容易接纳周围人的信仰,并把口耳相传的东西视为真理。
    形成信仰的基本因素来自我们成长的家庭环境。父母是我们信仰的培植者,他们的影响不仅在于话语,更在于他们处事的方式。比如,他们之间如何相处?他们如何对待我们的兄弟姐妹?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如何对待我们自己?如果说世界是大字宙,那么家庭就是小宇宙,在家庭的见闻和感受,决定了我们对世界本质的看法。父母的言行举止,为我们创造了独有的外在世界,在此基础上,我们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P184
    我们的信仰和世界观,常常取决于童年经历的影响,这就构成信仰与现实的对立,也就是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对立。在斯图尔特心中,世界充斥着邪恶和险。童年时代,他必须严格地遵循“家庭小宇宙”的法则,不然喉咙就会被上帝割断。他生活在近乎残量的成年人的阴影之下。当然,并非所有父母都像斯图尔特的父母那样不可理喻。在世界这个“大宇宙”中,有着不同的文化环境,也有着不同的孩子和父母。
    要建立与现实相适应的信仰与世界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增进对世界的认识。我们必须突破自我界限,涉足更广阔的领域,修正我们的地图。斯图尔特的信仰和世界观,可能仅仅适用于他成长的家庭,而在更加广阔的世界里,他的认知显然不切实际。尽管事业一帆风顺,他却生活在恐惧中,认为上帝随时会割断他的喉,这是典型的移情现象。许多成年人的信仰,其实正是移情的产物。
    我们毕竟不是超人,无法超越文化、父母和童年经验的影响,只能依据狭窄的人生参照系来待人处事。人们的感受和观点起源于过去的经验,却很少意识到经验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他们对自己的世界观并没有完整而深入的认识。专门研究国际关系的心理学家布兰恩特·韦吉曾对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深入研究,发现美国人和俄国人在对人性、社会和世界的理解上存在着惊人的差异,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操纵着双方的交往和谈判,而双方却浑然不觉。由此导致的结果是,美国人觉得的俄国人怪里怪气,在谈判桌上的言行不可理喻,甚至可能心存歹意,而俄国人对美国人也有同样的反感。我们都熟知“盲人摸象”的寓言,其实我们就像寓言里去摸大象的瞎子,没人知道这个巨大的怪物究竟是什么样。我们一味坚持自己的“小宇宙观”,为此不惜与别人对抗,不惜把每一场争执扩大化,甚至将其演变成一场
    战争。

    P185
    科学与信仰
    心智的成熟,其实就是从小字宙进入到大宇宙的历程,本书主要论述这段旅程的初级阶段。从本质上说,这一阶段就是不断前进的求知之路。只有学习和进步,才能摆脱昔日经验的限制。我们必须消化和吸收新的信息,扩充眼界,敢于涉足最新的领域。
    本书的主旨之一,就是探讨增加认知、扩大视野的意义。我说过,爱的本质是拓展自我,而爱的风险之一,就是必须进人未知的领域。我们必须放弃落后的、陈旧的自己,把陈腐过时的认知踩到脚下,抛弃狭隘的人生观。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似乎不做任何改变更符合我们的惰性。我们更容易保持现状,更愿意使用以“小宇宙”为基础的旧地图,不想让旧有观念遭受丝毫损伤。但是,这样就会与心智的成熟之路背道而驰。我们应该对过去的信仰提出疑间,主动探索陌生领域,挑战某些久被视为真理的结论。只有怀疑和挑战,才能使我们走上神圣的自由之路。
    为此,我们必须从科学起步,别无他途。我们应该逐步以科学的信仰来代替父母的信仰,向小宇宙法则提出挑战。科学的信仰,旨在帮助我们从实际出发,采用现实的经验和历史的教训去认识世界,更新人生观与世界观。如果盲目沿袭父母的信仰,我们可能不会有任何改观。最有活力、最适合我们的信仰,理应从我们对现实的经验和认识中产生。

    我们有了自己的信仰,才能有成熟的心灵。完全沿袭父母的信仰,就会处处碰壁。那么,什么是科学的信仰呢?科学是复杂的世界观,它具备若干重要信条。所以,科学本身也是一种信仰,其重要信条包括:字宙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观察,人类对宇宙的观察具有重要价值;宇宙的运行遵循若干规律,而且是可以预测的;人类易受偏见和迷信的误导,在解释宇宙时易犯错误;人类要形成世界观,理应具有足够的怀疑精神,理应接受科学方法的指导,由此总结出观察字宙的经验。还有,除非经过亲身体验,否则我们就不可以自以为无所不知。另外,科学方法的提炼,虽然来自实践经验,但我们仍不可相信单纯的经验,唯有多次重复实验而获得的经验,才是值得信任的知识。还需要补充一句:只有在相同情况下,其他人通过类似的经验,也能够得到一致的结论,才能证明经验可靠在上述信条中,关键字眼包括“真实”、“观察”、“知识”、“怀疑”和“经验”等。科学是一种以怀疑为基础的信仰。为摆脱童年经验、文化教条、父母似是而非教导的“小宇宙”,我们必须怀疑自以为了解的一切。只有凭借科学的态度,我们才能把个人的“小宇宙”经验,转化为广大的“大宇宙”经验。我们必须信仰科学,迈开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第一步。

    「I,重述知识」(必选)
    “小宇宙”经验、“大宇宙”经验是什么?科学的信仰是什么?

    “小宇宙”的经验:源于家庭的影响,父母的言行举止,过去的个人经验。
    “大宇宙”的经验:源于不同的文化环境,超越小家庭的信念,更加宏观地提供了世界的经验。
    科学的信仰是基于家庭给我们建造的信念和习惯之上,加入外部环境让我们形成的世界观,同时要超越文化和家庭经验对我们的负面影响,更加客观地对待他人和世界。

    「A1,激活经验」 (必选)
    盘点你的人生信仰,有哪些是当初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后来经历了什么让你有了变化,符合或接近了科学的信仰。

    有一点我感触特别深的,就是对“本命年”的迷信,从小就听家人和亲戚说这种事情,还有去哪个地方水土不服、八字不合什么的,就会很倒霉。小时候还真的是很相信这个,曾经觉得自己很倒霉的那个月,所有对我来说比较贵重的物品都坏掉了或者丢了,导致后面几个月都迷信的不得了,买一些红绳或者饰品去佩戴,现在想想挺有意思的。
    后来对这些东西不再相信,是在学习心理学之后,首先懂得了什么叫心理暗示,其次懂得了任何事情的后果不是天注定的,而是基于自己不操心或者没有计划好就去做,导致了恶劣的后果,还有心情不好就给自己各种不好的心理暗示,一系列的事情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现在再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我会先分析一下原因,主观和客观原因是什么,下一次可以如何更优化,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就不会迷信了。

    「A2,规划运用」 (可选)
    面对孩子的成长,你最不希望传递给他什么信仰,那么你将如何做才能实现?

    面对孩子的成长,我最不希望给她传递的就是不断暗示她哪些事情做不好,做不到。比如说老人总是这样重复(甚至重复很多年,源于他们思维的局限性):女孩子数学学不好,语文学的好,伶牙俐齿的会说话,算数的时候就糊涂。
    我目前是这样做的:
    1、老人一旦说这样的话,及时制止(主要是我妈),同时告诉他们不要给孩子从小就植入这样的概念,会让孩子长大以后也这样认为;
    2、给孩子举例,找一些数学家或者成功的案例,告诉她学习是有方法的,只要努力去找到事物之间的规律,任何学科都可以学好;
    3、告诉孩子每门学科的作用是干嘛的(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孩子学习的路上帮助她,而不是打击。
    4、兴趣是培养出来的,每个孩子的确会有她比较擅长的一面,这也是基于我们大家庭提供的环境基础,所以还要扩大一下自己和孩子的朋友圈,多接触一些思维方式不同的人,让孩子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怎么说的,这里必须要夸奖一下拆书帮,身边的小伙伴们不但有爱读书的共性,还有各行各业的,擅长各种思维的人,这也是给孩子提供了看到更多可能性的环境,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RIA学习力」《少有人走的路》No.13鱼小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nf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