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针——内针规范(二)(杨真海传讲 刘力红整理)
三、三焦同气
第二章里,我们讨论过三焦的问题,不是二焦,也非四焦、五焦,说明它与中国文化里三才的学问密切关联。进入本章以后,虽然多是谈具体的运用,但还希望大家与前面的法理互参,这样方不至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焦于躯干的定位:
1.上焦定位:前为鸠尾穴、后为至阳穴以上的区域为上焦;
2.中焦定位:前为鸠尾穴至神阙穴、后为至阳穴至命门穴之间的区域为中焦;
3.前为神阙穴、后为命门穴以下的区域为下焦。
一般而言,人体十二正经及奇经八脉循行路线上的诸多穴位都可针刺,只是有的穴位因靠近重要的器官,故而针刺的角度及浅深需特别留意。比如脑后的哑门靠近延髓,胸胁的穴位靠近胸膜等等,倘若刺法不精熟老到,容易造成意外。
医之一门,古来本不作职业讲,所谓“文人通医”,就是说但凡有文化的读书人是必须要习医的。文人士子为什么要习医呢?张仲景在《伤寒论》开首的序言中说得很清楚:“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从这个线索去考察过去的医疗历史,过去的医保不是政府来管,也不是医院来管,而是自管、自保!因为健康的问题一定是自己的问题,如果把它交出去了,那一定是不靠谱的!个人认为:无论世界各国探索什么样的医改方案,恐怕都难济事。除非是改回来,把它重新交到自己手里。
医保的问题我做过很长时间的考究,考来考去,觉得这个问题要真正解决,还是得回到过去,回到文人通医上来。而这条路恰恰是中国独有的优势,因为我们有中医!只有中医能够办到这一点,西医可能很难办到!对于西医而言,文人怎么通它?既便通了也没辙,因为无法操作!如果中国的文人士子都能通医,都能解决自身的问题、家庭的问题,以及身边亲友的问题,至少是能够解决小的问题、普通常见的问题,小的毛病、普通的毛病解决了,大的毛病便失去了由来,真正祸及生命的危证险证才能避免,医保才有真正实现的可能!那么,黄帝内针能不能作为这条路上的探索者?能不能做这条路上的先锋?这个个念头多年来一一直伴随着我,有多少个翻来覆去的不眠之夜是在这个念头里打滚。为了实现这一愿望,尤其是要在行业日益规范的法制社会里使这个念头落地,首先需要的是安全!不求有功,先保无过,是前提中的前提!为此,我在保持原有传承脉络的基础上,进行了小心而大胆的调整和尝试,将针刺范围锁定在肘膝以下的四肢末端,从而在安全层面牢筑起了确保的大堤!至于针刺的效用,因将三焦同气之法则发挥极至,而丝毫不损。尤其近年以来,我有意在完全没有医学经历的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收取“徒弟”,其中最小的只有8岁,文化层次最低的只上过初中。然而,就是这群完全不搭界的“弟子”,大都能够通过不长时间的学习,掌握黄帝内针的基本运用,快的甚至十天半月就能上手。
传讲到这里,实在有些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我能深深地感到,《黄帝内针》的问世将意味着什么!这真正是这个时代的福祉!是上天的恩赐!是历代传承祖师大德的切愿!当然,黄帝内针的受益人群首先是华语世界的人们,但我很希望它能在最快的时间里走向世界,尤其走向非洲,走向缺医少药的地方,走近正被疾苦煎熬的同胞!
言回正传,四肢肘膝以下区域的问题,可以在区域内运用前三总则解决。那么,肘膝以上及躯干头面颈项(包括内脏)的问题,则可以融会四总则,尤其是三焦法则灵活解决。下面我以针道里很热门的四总穴来举例说明。
针灸里的《四总穴歌》,恐怕是每一位涉猎过针灸的同仁都背过的口诀。口诀的内容如下: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可以说凝聚了多少针灸前辈们的心血,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宝贵经验。不过,从上述四总穴所涉的区域范围而言,似乎还有一个欠缺,就是胸胁区域没有包括进来。若将后世“心胸内关谋”或“胸腹内关谋”接入,以成五总穴,那么就可以基本囊括整个头面至躯干的主体区域。
这里为什么要跟大家谈“五总穴”呢?其实是要通过大家最熟悉的案例来回归四总则,回到内针的规范。“五总穴”也许搞针灸的天天都在用,不搞针灸的也似曾相识,但为什么“腰背能够委中求”?为什么面口能够合谷收”?恐怕多就日用而不知了。如果我们大家能就五总穴细细品味,品出它的所以然,那么,今后的四总穴、五总穴,就不一定出自古歌诀,而 是出自各自的心中了!
为了认识的方便,以下我们]逐句来讨论五总穴。
黄帝内针——内针规范(二)(杨真海传讲 刘力红整理)(1)肚腹三里留
肚腹的含义比较宽泛,如果严格一点,可以说是以“肚”为中心的腹部区域,宽泛一些则包括整个腹部先从严格来讲,以肚为中心就是胃所在的中焦区域,这个区域的问题与三里有什么关联?为什么肚腹的毛病要从三里解决?三里主要指足三里,位于膝关节附近,具体定位在外膝眼直下三寸处。从上述同气法则我们知道,不但以肚为中心的腹部属于中焦,以肘膝为中心的区域亦属中焦。因此,足三里自然就在中焦的范围之内,与肚腹属于同气,同气相求,有求必应!这即肚腹的病证寻求足三里解决的所以然。
只是放到临证中,我们发现,并非每一例肚腹的病证刺足三里都灵验。随着不灵验案例增多,很可能就对这句口诀失去信心了。其实问题在哪呢?问题不在于三里不灵验,在于我们不能举一反三,没有在更细的层面求同气。肚腹是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中经过的经脉至少有五条,有任脉、有足阳明、有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如果加上带脉及手经的络属就更多了。而足三里仅仅是足阳明胃的合穴,也可以说三里仅仅是中焦范围内阳明的同气而已。如果病证在中焦,又在阳明范围,比如肚腹的疼痛靠近中线(阳明经循行路线),那么针刺足三里,必然如拔刺、如雪污,随手而效。但是,如果肚腹的疼痛不在这个区域,或者不限于这个区域,已经波及太阴或厥阴,那么,刺三里的效用就会大打折扣。不过要是内针的行人碰上这种情况,便就会者不难了。只需将进针方向悄然偏向内侧阴经,或是阴陵泉、膝关加刺一针,问题又将迎刃而解。为什么呢?因为阴陵泉是太阴的中焦同气,膝关是厥阴的中焦同气。
黄帝内针——内针规范(二)(杨真海传讲 刘力红整理)
(2)腰背委中求
腰背的区域大致属于中焦的范围,而背部循行的经络除督脉居于正中,两侧循行的主要是足太阳膀胱经。委中位于膝后胭窝,足太阳合穴,正与腰背太阳同气,同气相求,所以有应。腰背的病证针刺委中之所以应验,是因为同气相求。而腰背的问题亦有针刺委中而不应验者,那是因为在同气上打了折扣。比如有些常见的腰痛病人,痛在两侧,正好是带脉循行的路线。这个时候针委中往往就不管用,因为带脉与太阳不同气!如果改取带脉的交会穴、胆经的足临泣,则又会收桴鼓之效。
如前所述,内针的四总则如同眼目,可以帮助我们照见总总的所然和所以然。日用中,我们就是从形形色色的效与不效里,逐渐擦亮上述的眼目,进而成竹在胸!仍以腰痛为例,有一种痛以正中间为主,这样的腰痛针临泣、针委中都不一定见效,而对于内针行人,一看就应知道为什么不见效!因为同气不在这里,在督脉上。此时若于督脉交会穴后溪上下针,境况就不一样了。
黄帝内针——内针规范(二)(杨真海传讲 刘力红整理)
(3)头项寻列缺
列缺位于手腕附近的桡侧缘,距腕横纹1.5寸处,是手太阴肺的络穴,也是任脉交会穴。本来按内针的原则,列缺相当于颈部的同气,所以对于颈部的一些问题,如常见的咽喉毛病,针列缺往往手到擒来。另外,因为与任脉交会的关系,对于很多任脉的问题,列缺亦是行家里手。如常见的妇女痛经,便能针到痛除,或至少是针到痛减。而对于头项的毛病能不能解决呢?一样可以解决!头项的问题,多与阳经相关,因为直接到头部的经脉只有阳经(当然,足厥阴肝经的支脉,也到头顶部),而督脉除了直上头项,还总督诸阳,所以抓住督脉也就意味着抓住了诸阳。现在阳病了,怎么办呢?阳病治阴!而与督阳相对的,正是任阴,头项寻列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不过个人的经验认为,这一诀总是不如其余四诀这样酣畅淋漓,头项若寻后溪,那更是会不一般了!
黄帝内针——内针规范(二)(杨真海传讲 刘力红整理)
(4)面口合谷收
合谷是手阳明的原穴,位于手背拇食指之间的虎口。面口皆属阳明地界,上焦范围,与合谷不仅同位同气,而且同经同气,如此相求焉能不应?!所以合谷与三里,在诸穴中的知名度,实在是数一数二的了。
(5)心胸内关谋
内关是手厥阴的络穴,也是阴维脉的交会穴,位于前臂阴面(掌侧)正中,距腕横纹2寸。心胸这个词的含义很不一般,常常说的心胸开阔,其实便隐含着狭窄的一面。所以,心胸实在地讲,不仅包括了生理的层面,更有精神在其中。因为手厥阴属心包络,是心主的宫城,而位于前胸正中的膻中,既是心包之募穴,又为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这一连串的关系,更使得心胸真是特别。心胸此刻属上焦,与内关不论从区位还是经络,皆为同气,同气相求,能无应乎?!
比如我们常说的开心不开心,心胸广阔,必然开心;心胸狭窄,必会不开心。这不开心、那不开心,久之便成抑郁,这便要去求内关的同气。所以,心胸内关谋,应是这个时代最能派上用场的一诀!
黄帝内针——内针规范(二)(杨真海传讲 刘力红整理)
上面我们略略讨论了几个总穴歌诀,大家能不能根据上面的四总则展开来呢?比如肚腹三里留,能不能肚腹曲池留呢?一样留!内关能够谋心胸,三阴交能不能谋心胸呢?照样!同理,腰背可以求委中,可不可以求上肢的小海呢?手上的合谷可以收面口,脚下的内庭能不能收面口呢?当然可以!为什么既可针这,亦可针那呢?原因就在同气!只要同气,处处是穴,处处可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