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119218/e6d6333f7e0566b6.jpg)
相信大家听过这样一句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用这句话形容心理暗示法,再合适不过了。
心理暗示法,就是有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哈佛大学博士詹青云在《梦想的权利》演讲中,曾经分享她从学渣到学霸的过程。
一年级时,她成绩垫底,妈妈肯定地说:“到了四年级,你会成为全校最棒的学生。”
可到了四年级,她还是垫底,但妈妈仍肯定地说:“你成为年级第一的时间就在初一。”
如此深信不移,直到高二,詹青云终于实现妈妈的“预言”,成为年级第一。
妈妈知道后,也只是淡定地说道:,“妈妈早就说你没问题。”
詹妈妈用的方法,就是心理暗示法。她把“你会成为最优秀的学生”这个正面信息,传递给詹青云。结果,如我们所见,詹青云确实成为最优秀的了。
除了有意的心理暗示,还有一种无意的心理暗示。
我们无意说的话,重复得多了,也是一种暗示。你可以回想一下,有的家长经常会对孩子说:
“你怎么这么差?”
“你真是不听话。”
“你作业写得真慢!”
家长说这些话,本意或许是想激励孩子上进。但孩子却不会这么想,他们想的可能是“爸爸妈妈认为我是很差的、不听话的、写作业慢的。”
当孩子一再接收负面消息,便会真的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学得好,做不来,于是就干脆放弃学习。
否定的心理暗示,会让孩子更加否定自己。肯定的心理暗示,会让孩子更加肯定自己。
法国心理学家在《心理暗示力》写道:心理暗示是个咒语,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孩子身在天堂,还是身处地狱,得看家长是用肯定的心理暗示,还是否定的心理暗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