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7-08-19

2017-08-19

作者: 小俊u | 来源:发表于2017-08-19 10:38 被阅读0次

    司马懿的玄孙晋明帝,有一次和他的臣子王导聊天,问自己的祖宗是怎样得取天下的。王导便将司马懿如何诛杀曹爽,司马师如何杀死魏朝高贵乡公之事,逐一述了一番。晋明帝听罢,羞愧至极,把脸埋在床上说,“照你这么讲,晋朝又安得长远?”

    自家子孙尚且羞愧,更耐旁人?所以,司马家的历史形象着实不怎么样。仅那句著名的俗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便可足见。

    当然,这其中不乏后人因文学作品而带入的情感色彩——此天下,刘备可得,曹操可得,孙权亦可得,但你司马家算老几?

    但不管怎样,司马家的历史风评,大抵已铸成:三国纷争,司马潜伏,两代腹黑,夺权归晋。

    黑,成了司马家的主色调。尤其,那位荡开第一笔的司马懿。

    可是,正如史学家吕思勉发出的疑问:“然则,丧心害理的人怎会成功的呢?”

    是啊,他是怎么成功的呢?

    且来说道说道。

    司 马 懿

    多 谋

    根据史书记载,司马懿作为谋臣建言献策,于曹操时代最多。在《晋书》的记录中,有两次颇有分量。

    一次,魏国建立后,司马懿被迁为军司马。向曹操建议:治国之谋,当把食放在首位。虽然如今战事未停,但应该一边耕种一边守备。曹操采纳,于是务农积谷,国库丰足。

    另一次,襄樊之战,关羽势如破竹,许昌附近多地官员归附关羽,这让曹操甚为不安,动念迁都。司马懿进谏:没必要,晓谕孙权即可,他必在身后牵制关羽,如此樊城之围可解。后来,果然,吕蒙白衣人渡江,樊城解围、关羽兵败。

    不废农桑,是站在国家层面做出的必要设计。而襄樊之战中司马懿的建议,发生在关键的时间截点之上,一句话四两拨千斤,让整个局势发生了扭转。若无一定的战略眼光,怕也是提不出这样的建议。

    史书说,“每与大谋,辄有奇策”。纵使有史官对胜利者的美化,恐怕也做不到无中生有。由此而见,司马懿之多谋,假不了。

    司 马 懿

    诡 道

    司马懿绝不是那种敌友敬爱的磊落之人,他打仗,不求多漂亮,只求打得赢。其多谋诡道,甚至可以说是不择手段。

    昔日,魏国新城郡郡长孟达私通蜀国,意欲起兵叛变。司马懿得知后,立即给孟达写了一封信,好一番宽解安慰,表示对他深信不疑。孟达获信,大为感动,反叛之事举棋不定。

    然而,就在孟达犹豫未决时,司马懿早已派大军秘密出动。一日千里,八天便抵达孟达的上庸城下。而原本这段路程起码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如此神速,让孟达有些傻眼,写信给诸葛亮说,“我才起事八日,魏兵已到城下,这是什么速度啊!”

    可是司马懿接下来的动作更加果决、神速。魏兵兵分八路,攻城十六日,孟达无力支撑,开门投降。司马懿则不容分说,立斩孟达,首级送回京师。

    这是对孟达,而同样的手段,司马懿屡试不爽。

    公元251年,魏国武装部队总司令王淩心存二意,打算另起炉灶,拥立楚王曹彪。结果兵变计划泄露,被司马懿得知。

    司马懿反应迅速,一面亲率大军乘船舰南下讨伐,一面用皇帝名义,下诏赦免王淩一时的错误。又以个人身份写信给王淩,解释安慰,言辞恳切。

    然而,霎时之间,司马懿的大军已到百尺。王淩大感意外。王淩的小舟与司马懿的大船遥遥相对于江面。

    司马懿代表皇帝下诏,命人替王淩解开绳索。王凌以为自己已被赦免,于是放心,命人将小舟靠近大船。可是走近才发现,情势有异。王淩远远向司马懿喊话,说:你写几个字叫我来,我敢不来?为什么还带军队?

    司马懿说:正因为你不是写几个字就能叫来的人。

    王淩大呼:你欺骗我!

    司马懿答:我宁可欺骗你,不能欺骗国家。

    遂派步骑兵六百人,押送王淩前往京师。途中,王淩服毒身死。

    包括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对付曹爽,还不是用的麻痹之术。

    总结一下:对孟达,司马懿说“我信你”,然后杀之。对王淩,司马懿让他相信自己已被赦免,然后杀之。对曹爽,司马懿同样先安慰,“别怕,我就罢你的官而已”,然后杀之。

    诡诈如此,姿势不甚好看,可是,屡试不爽。

    司 马 懿

    得 心

    司马懿善得心。此心,是君心,是民心,也是同僚之心。

    先说君心。

    在君臣关系中,如何才能得君心?除了业务能力强,无外乎不贪禄、不僭越、表忠心。

    在《晋书》中,有明确记载的司马懿辞让官俸,就有五次。封侯,他辞;封丞相,他辞;九锡之礼,也辞。当然,有些是他根本辞不掉的。但起码,姿态在。

    还有一次,司马懿得到一只白鹿,献给天子,天子大悦,说:“今君献上白鹿,君之忠诚之心和千年前的周公也差不多了!”

    再说民心。

    别看司马懿对对手狠辣,但他却深知,恩威并施、不忤民意的重要性。

    比如,公元240年,魏明帝修缮宫室,劳民伤财,百姓苦不堪言。此时,司马懿刚平叛辽东归来,立刻上奏,将所有工程停止,遂“天下欣赖焉。”

    而作为权倾朝野的高官,想得同僚之心,并不易。但有一字是为良法——“敬”。

    司马懿功绩日盛,而史书载,“帝勋德日盛,而谦恭愈甚。”太常常林是司马懿的同乡,官阶自然远低于司马懿,但司马懿认为他是长者,每次见了他,总要下拜。而且,常告诫子弟们说:“盛满者道家之所忌,四时犹有推移,吾何德以堪之。损之又损之,庶可以免乎?”(盛满是道家所忌的,春夏秋冬尚且往返推移,吾有何德能居此高位。减损再减损,或可以免于祸啊!)

    无论诸此种种是不是司马懿之本心,但不可否认,得此三心,还有何不可为?

    史书评价,司马懿“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在宣帝纪的结尾还意味深长地讲述了曹操与司马懿之间的一个小桥段。曹操听闻司马懿胸有大志,且有狼顾相。后又对太子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多年后再看,不得不佩服曹操的火眼金睛。

    司马懿究竟何人,一千个读者心中自有一千个答案。

    但小编只有一感:细读三国史,识得众人相。纵然时隔千年,我们似乎仍可感受诸人的喜怒悲欢。可唯独司马懿,读不出冷暖,参不透喜悲。永远不犯错,永远操胜券。而一个永远不错的人,该是何其可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08-1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qt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