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电影短评 |《燃烧》

电影短评 |《燃烧》

作者: Unicorn独角兽社区 | 来源:发表于2018-10-14 00:18 被阅读136次

    韩国电影《燃烧》改编自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烧仓房》,导演是李沧东,这部电影获得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在评委会收到3.8分的高分,刷新了戛纳电影节的最高纪录。

    台湾版海报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关键词:社会阶层 家庭 梦想

    男主角和女主角都处于社会底层,没有像样的工作,靠兼职度日,生活拮据。他们的家庭情况都很糟糕,男主的母亲很早就远离了家,男主在父亲的命令下,把母亲的衣物都烧了,表示与母亲的断绝。但是,后来母亲厚着脸皮找上他,说自己欠了500万,男主却还是主动地说会替她解决。父亲的性格独来独往,容易愤怒,后来因为打伤公务人员而入狱。男主有着当作家的梦想,一心想写小说,却又不知道写什么。他说,这个世界对他来说还是个迷。

    女主7岁时掉进枯井里好几个小时家人都不知道,直到现在,当男主跟她的家人提起这件事时,他们宁愿相信这是女主编的。家人让男主转告女主,债款没有还完不要回来,对她生活得怎样毫不过问,貌似她的存在可有可无。女主整过容,不知这是不是她欠债的原因。也许一副好的皮囊,能够让她生活得更容易。女主一个人租了一个小房间,背阴,每天只有一小会阳光会反射到房间里。她攒下钱想去非洲旅行,找寻生活的意义。

    关键词:相遇 依靠 

    男主和女主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地方,女主掉进枯井里,是男主救上来的,或许,这也是女主对他亲近和信任的原因。何况他们现在生活都成问题,也许正好可以彼此依靠,相互慰藉。在女主的房间里,俩人很快发生了关系,女主显得主动,从床底下拿出避孕套,熟练地给男主戴上,不知是否导演有意要表达什么。从窗户折射进的一小片阳光,就像他们目前握住的仅有的一点温暖,奢侈,卑微而短暂。

    女主去非洲旅行的日子,男主来她家照看猫,但从来没有见到过猫。每次来,他都会望向窗外的南山观景台,自慰。女主的出现,也许就是对他性欲的释放。

    社会阶层的对比

    和女主一起从非洲回来的男二,处于社会顶层,开着保时捷,住着高档公寓,不但彬彬有礼,君子风度,还很会逗女人开心。男主称他是韩国的盖茨比,迷一般的存在,年纪轻轻很有钱,悠闲地到处旅行。男主很自觉地从女主身边淡出。或许,那次只是他们疲乏生活里的一次约啪而已。

    男主和女主在男二阳台上对话

    男二的出现,引出了电影悬疑的部分。他家里的抽屉里,放着许多女人廉价的饰品,他对男主说,他的爱好是燃烧塑料棚,两个月烧一次,那些塑料棚对这个社会没有用,没有人关心,即使烧掉了也没有警察会在意。燃烧塑料棚会给他带来快感。不管是男主还是观众,都会相信,男二烧掉的不是塑料棚,而是被他玩弄两个月就杀害的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女人。

    在男二眼里,烧掉这些塑料棚,不需要他做出什么判断,他只是接受而已,接受它们在等待着被燃烧的事实,就像下雨一样,江水满溢了起来,洪水把人们被冲走了,雨做了什么判断吗?没有什么对错,只是自然得到的。男主拼命想抓住的东西,在男二那里,只是一种变态的消遣。

    随想

    当然,影片里并没有揭示男二燃烧的到底是什么,女主的失踪也没有答案,就连男主最后捅死男二,将他和自己的衣服一起燃烧,也有可能只是男主小说里的情节。电影留下了发散性结尾,让观众自己感知。

    影片反映的是社会阶层问题,当前,社会固化和阶层固化越来越难以打破,贫富差距悬殊,各个阶层的生活水准和精神欲望差别巨大,俨然不同的物种。仅靠一部电影肯定不能解决问题,但能够不失商业不失文艺又能深刻探讨社会议题的电影,希望越来越多,中国电影尤其匮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电影短评 |《燃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sa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