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笔记 |除了练习
文/春生
老实说,相较于散文,我更喜欢写小说,因为小说是钻到别人的故事里去,在别人的爱恨情仇,吃喝拉撒,希望与绝境,困惑与新生,平淡,庸俗,或非凡里游走,非常安全,没有自己的事情,没有自我的顾虑。
这是公众号停更前约一个月小说创造带来的体验,非常美妙,每天更新一篇文章,一个故事,有没有与自身的关联,那反正是借了他人说话,好似自己没有在说话,但要说的话却都已说了,那种满足感,无与伦比。纵然小说创作的水平泛泛,故事的讲述能力一般。
停更以后,我想起那样的日子,那些时候,它是美的,是幸福的。有时候我很想继续,重温,回到这样的创造里来。
借由吉他,速写,与舞蹈,我渐渐认识到,并没有难,或更难,只是在继续,继续,和再继续练习间,那难度变化,变化,再变化。或许变得简单了,变得简单,是因为逐渐了解,逐渐掌握;或许是变得更难了,变得更难,是看到再深一层的锁屏需要开解,于是痛苦,于是煎熬,又一段历程,它们持续地翻转,再翻转,没有太平日子。
总之唯一不变是变化。
速写和小说创作一样,带给人非凡体验,一股脑沉浸到对速写对象的从轮廓到肢体,躯干,以及五官,动态,衣纹的细节里,忘记时空的流转,它甚至比写作更容易让人进入那样的状态,因为眼前的临摹的对象已然存在。至于对其骨相,内在筋骨,肌理的理解,纵然不得法,素材已在,单刀直入,即可。
而写作,需要素材。那素材,需要心上有物,有关注的对象,有生发之感,于是动笔。天下并没有现成的素材主动地跑到写作者的手下来,我懒,则见不着。心上勤快,动心起念了,那素材大概满天下,手边捞起即是。可现下,没有。
没有的究竟,是我依然醉心于自我,这个小我的满足,而非真正发心,爱护大众,这万物有情的世界。我的心能松弛下来,宽广下来多少,方有多少素材,故事,进入我的心上,它们自然演绎出来。
素材是一方面,其次是练习,练习,练习。从轮廓,骨骼,到经络通畅,它们如何有机组合,化为整体,主次分明,疏密有间,细节突出,或者说特点明确。这是只能依靠练习才能实现的东西。除此之外,并无他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