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以明智,知古以鉴今。
今天聊聊罪己诏。
古之帝王,遇灾异频仍之年,或政权倾危之时,往往会下罪己诏,昭告天下,以申己过,希冀以此求得黎民体谅,天神宽宥。
史书所载的罪己诏其雏形最早始于禹汤之时,而明确颁布“罪己诏”的第一人则为汉文帝。
自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因不立太子下罪己诏始,至1916年(民国五年)袁世凯撤销帝制的总统令止,两千余年间,共有89位皇帝下诏罪己。
其中,最有名的当数汉武帝的“轮台诏”与崇祯帝自缢煤山时的绝笔遗诏。
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雄才伟略,在位时穷兵黩武,征战连年,导致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尤其到了晚年,更是沉迷巫蛊方术,最终逼死太子与卫皇后,株连数万人,再加上对匈奴用兵连连失利,导致国内暴乱频仍。
政权危亡之际,汉武帝幡然醒悟:“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而后斥退方士,并在大臣桑弘羊等人上奏请求轮台屯田,再图匈奴之时,下“轮台诏”表态,罢兵息战,再回汉初黄老之策,与民休养生息。
从而使得原本已经风雨飘摇的西汉王朝得以保全。
崇祯帝朱由检
有明一代共一十六帝,其中有十一位下过罪己诏,共计27份,为历朝之最。其中数量最多者为明思宗,即崇祯帝朱由检,共6次。
纵观历朝历代,崇祯帝可谓难得的有为明君,怎奈大明积重难返气数已尽,非其一人之力可以回天。
崇祯在位十七年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满清铁骑屡屡侵边,兼之天灾频仍,鼠疫、旱灾、蝗灾连年不断。
朱由检的身上,从一开始就充斥着悲剧色彩。
崇祯八年,高迎祥攻克大明龙兴之地、中都凤阳,焚皇陵,掘祖坟,崇祯帝一下罪己诏。
崇祯十四年,李自成克湖广、陷河南,斩杀福王朱常洵,全国灾异频现,崇祯帝二下罪己诏。
崇祯十五年,陕西都御史汪乔年战死,洪承畴、祖大寿相继降清,大明朝最后的有生力量消耗殆尽,崇祯帝三下罪己诏。
崇祯十六年,清兵于螺山大破明朝八镇军兵,流寇横行,江山半倾,崇祯帝四下罪己诏。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建国“大顺”,东征大明,而后攻克太原,俘杀晋王朱求桂,瘟疫大作,十室九空。二月,崇祯帝五下罪己诏。
三月十八日晚,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太监张殷劝降,被崇祯帝一剑斩杀。而后,周皇后、袁贵妃相继自缢殉国。
三月十九日晨,崇祯帝自缢煤山,留下了最后一道罪己诏: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至此,大明终,汉室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