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
为这一篇,你熬了几个小时?

为这一篇,你熬了几个小时?

作者: 梳棠 | 来源:发表于2018-03-21 22:48 被阅读259次
为这一篇,你熬了几个小时?

这里,我想向大家提一个问题:在发表文章之前,你们花了多长时间来写这篇文章?

我的第一篇文章花了两个小时,第二篇是三个小时。昨晚,我从十一点磨到今早凌晨四点,最终却带着全文删除的悲愤心情睡去。从这个角度来说,写作真是一件让人痛苦的事——心血没有结果,很痛苦的。

发表给大家看的文章和写给自己看的日记是不一样的。私底下,我完全是个意识流。纸笔随心,想到哪儿写到哪儿,通常一个想法还没记录完全,过程中就迸发出另一个灵感,然后纸笔就会毫无忠诚地变节,抛弃上一个想法,转身投入到对新想法的记录中。同一篇日记里,这样的情况会一再发生,直到完结回看,发现自己都不太跟得上这种思维跳跃的节奏,有些啼笑皆非。

可是要发表的文章怎么可以随便?我希望,能被作者自己认可并发表出来的文章都是有力量的,所以也希望,读者不论对作者的说法赞同与否,起码得是心怀尊重的。

对文字有追求的人,下笔都会谨慎。从选题、立意到表达方式、手法,从结构、布局到措辞、断句,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说这是强迫症也好,说这是迂腐顽固也罢,身在其中的人,自得其乐也就够了。

古往今来,文人的这种追求一向很难被大众理解接受。有时候连我自己也怀疑,为什么非要这样表达不可?这样断句与那样断句到底有什么区别?换了一个字怎么就更好了?这个“更好”与“好”之间的标准是什么?就算最后文章如我所愿,达到了我的表达要求,又有什么意义?

我没有答案,但我喜欢沉浸在研究这些没有实际意义的条条框框中的自己,喜欢那个为了把文章完成得尽善尽美而绞尽脑汁全力以赴的自己。我喜欢那种为了写作忘记时间的状态,喜欢自己像一个匠人般虔诚。

现在大家都写作,有人是为了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有人是为了记录生活,不忘过往,不惧将来;有人是把写作当成一种挣钱的手段的和工具;还有的人,纯粹拿写作当消遣,给生活增添些乐趣。写的人多了,鱼龙混杂,大家对“好文章”的标准便越来越趋向于通过文章的阅读量、喜欢量、评论量这样简洁直观的数据来判断。如此循环,越来越多的作家使用同样的写作模板去套,然后被喜欢的“好文章”果然就都是同一风格的文章了。

在初入简书时,我也是按照文章热度看文的,几篇下来,索然无味,因为除了文章标题和立意不同,文章风格大同小异,我甚至感觉不到换了作者。而非热点文章里,我可以看出部分人是奔着那些所谓的“好文章”的标准去的,模仿痕迹很明显。

只是,突然发现一篇有温度的文章时,那种惊喜足够让我对简书抱有期待。用心写作的人,还是有很多的。小伙伴们,不知道你们为得一篇,熬过几个小时呢?

相关文章

  • 为这一篇,你熬了几个小时?

    这里,我想向大家提一个问题:在发表文章之前,你们花了多长时间来写这篇文章? 我的第一篇文章花了两个小时,第二篇是三...

  • 随笔17

    熬了牛骨头汤,每次熬都喜欢把骨头熬得烂烂的,甚至骨头都能直接嚼烂。这次就是清水熬了有好几个小时,完后正式吃前再加调...

  • 技巧 | 避免不自觉地进入工作“高压区”

    昨天晚上花了几个小时顺便熬了个夜,突击写了一篇领导致辞。除了短暂的成就感之外,随之而来的就是失眠,再加上今天整个上...

  • 这是你熬的第几个夜了

    我喜欢夜晚它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去过滤所以不开心的事情。 冯英傲说过一句话“幸福的人不晚睡,我不算不幸福,...

  • 茶舒君服

    载文已有三旬,终于有高人致信英雄,指正曰,你熬油点灯绞尽脑汁,将这荒茶又夸又吹,为就了弄几个钱,先不说到底能弄几个...

  • 10.5

    写计划半个小时 看了一个小时 年纪大了容易打瞌睡 扇了几个耳光都不行 总于熬完了 隐隐作痛 确实该去看了 万一是 ...

  • 各专业期末考题大揭秘,你能猜出几个呢?

    各专业期末考题大揭秘,你能猜出几个呢? 大学生通讯社 考试周终于熬熬熬熬熬过去啦 而经历了考试周的我们 其实也没什...

  • 为你熬的夜都冷了

    第六感超越逻辑 我猜到了 那么不说破 是不是会比较开心 好在 我已 渐渐 习惯

  • 为你熬的夜都冷了

  • 为你熬的夜都冷了

    我说,你们看,今夜的天是深蓝色的。 ——题记 很多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这一篇,你熬了几个小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wn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