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怎样的教育,才是我们想要的——《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

怎样的教育,才是我们想要的——《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

作者: tantandou | 来源:发表于2017-02-22 13:46 被阅读317次

无意中,听了这本书,感觉有点意思,引人深思。

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的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样的教育,才是我们想要的?有些问题,很难回答,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目前标准化的教育模式的种种弊端已经呈现,教育急需改革,但这绝对不仅仅是国家的事儿,教委的事儿,学校的事儿,关乎我们每个人。

教育的基本原理在于使人们在孩提时就建立起良好的思维体系,教育无需强迫、不能强迫、更无法强迫。任何填鸭式的教育都会使得人们头脑空空,一无所获。只有在早期教育中融入寓教于乐的成分,我们才能更快地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柏拉图

可汗学院(Khan Academy),是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主旨在于利用网络影片进行免费授课,截止到2014年,可汗学院的视频已经点播超过了3.5亿次。他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从小是个小学霸,1994年考入麻省理工,2003年,哈佛商学院MBA毕业,进入一家基金公司。如果没有他的亲戚找他给孩子补习数学,可能就没有后来的可汗学院了。

最初只是一个亲戚,由于成效显著,找他的人越来越多,索性录好了视频,让他们上去看。慢慢发展成了可汗学院。

从可汗授课,到成立可汗学院,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那就是精熟教学法。

所谓精熟教学法,就是在学生进入更高难度的学校进阶之前,应充分理解以前学习的概念。保证学习的每个知识点都能完全掌握。我们目前的教育方式,很难做到这一点。

大家在课堂上,老师不可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于是,不懂的人,由于一个知识点没搞懂,导致后面学习越来越吃力,慢慢变成了所谓的差生。而优等生,虽然很快掌握了一个知识点,但由于大部分还没掌握,老师还是要反复指导,反复练习,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做一些已经完全烂于心的练习。而通过这种视频的方式,每个视频一个知识点,可以反复看,直到完全掌握。可以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度全有自己把握,探索更高难度,更多未知的诉求,也由自己控制。

同时,可汗认为,传统教育之所以让很多人学完感觉跟没学一样,都是死记硬背,一考完试全都忘精光了,关键点在于,知识点之间是割裂的,孩子不知道学的东西有什么联系,和生活又有什么关系。他提出一种知识地图的方法,将各个学科的知识关联起来,融会贯通。

最后,如何考察最终学习的效果,知识点是否掌握呢?我们传统的教育都是通过考试,及格就好。但及格其实是个最大的谎言。有错,有不会的,就代表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掌握。可汗的看法是,连续十道题答对,表示知识点完全掌握了。错一个就要重新学习。

坚持自己的教学理念,可汗学院效果显著。萨尔曼可汗对于未来教育的思考和期待是:

打破年龄制,都是以知识点来衡量,同时,大孩子得到了锻炼领导能力和承担责任的锻炼,小孩子可以从大孩子那里得到帮助,收获众多的榜样。

大课堂组织,有助于孩子们之间相互交流,也有助于老师之间交流学习。

保持有序的混乱,有的孩子在看视频学习,有的孩子在讨论,充分调动孩子的主动性。

取消寒暑假,采用休假模式,孩子们充分掌握主动,根据自己学习的效果和阶段,选择休假的时间。

通过大数据,根据孩子的学习轨迹,评估孩子的兴趣点和创造力。

通过网络,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要想获得长久的记忆,大脑在处理接收到的信息时必须透彻、深入,要求大脑集中精力,且将该信息与记忆中已经完善的知识联系起来。

我们设想一个画面,学生们通过观看可汗学院这样的视频进行自主学习,精熟掌握,必要时可以寻求老师或者大一点的学生的帮助,想休假的时候可以给自己放个假。或许这样的教育,才是我们想要的方向——好奇心,责任心,领导力,自学能力,创造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样的教育,才是我们想要的——《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xm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