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瑟瑟,在日常肃静、冰冷的办公室,敲打着键盘的声音,似乎在传换着“母亲在老家那头盼我归家的信号”』
儿呀,除夕快到了,什么时候可以回家?电话那头,母亲既急盼又有些失落的语气里,我能很清晰的感觉到。一年到头没有见母亲,甚是想念。平常虽和母亲视屏,却无法感受到像陪在母亲身边的那种亲近、那种温暖,还有那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种种情怀。
是呀,年初带着母亲的祝福出发,顺着母亲的心愿与万千思念,踏上远方,去工作,抑或是去追逐梦想――“筑梦” 关于“筑梦”,它有着这样的一个故事。我如何与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怀,还得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说起,房地产热潮似乎还没有涨起,记得父亲的描述,那时的工地都是房地产(开发商)请着施工单位做事的,甚至是给了钱才开始动工的,与现在的市场完全不同,这一点放在当前倒是挺意外的。
而对于父亲,绝对是我的英雄,也是我学习的榜样,虽然父亲的文化并不高,但教导方式特别独特,且不说一大堆什么励志的话语,就拿他对建筑的理解,然后对其分析,再然后就拿建筑来打比喻,来形容。才知道人的一生必须要找到自己喜欢并且热爱至极的事业,将其投入一生。
父亲说:
做工程,得凭良心。做事得十分认真负责,不得马虎。做的工程是用来住人的,对质量严格苛求。
做工程,得精打细算。在工地满地都是宝,得学会利用。一些废旧的模板可以拼装很多家具,一些废钢筋可以焊接出各种实用工具,一些竹片可以……
做工程,得懂设计者的意图。懂得这个图纸的出处与意图,无疑更接近项目施行出来的效果与实际落地。设计师的灵魂,由现场的师傅运用与落地表现的淋漓尽致。
做工程,得注重细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虽然我并不知道父亲从哪里学来的知识点,但我知道的是,关注点应该在哪里,然后在实践的过程需要如何避免与规避。
做工程,得十分走心。以前他们施工没有那么多所谓的管理人员,一个老师傅就带领大家一起干。那时的每个师傅才是真正的师傅,几乎都懂得看图施工,不管是多么复杂线条、别墅等,图纸一摆,就一起谈论,怎么组装、怎么拼接、怎么支撑。办事效率特别高,没有谁会偷懒,都把它当成自己的事,早点把任务完成,早点下班。
做工程,得讲究情义。 忙碌的一天,伴随着日落下班,身体略显疲惫,但归去吃饭的脚步并不拖拉,可能太饿了吧,或者是闻着锅里刚爆炒的五花肉,桌上一大碗自家酿的糯米酒,可甜口了,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也许能缓解一些些疲劳,还有那时而大声的喝酒、时而大声的笑声,慢慢的岁月更替,那情义似乎还在耳边环绕。
做工程,得吃得辛苦。做工程不是玩过家家,得真枪实弹的干,得勤动手,还得多动脑,想别人不能想,做别人不敢做,有自己的一套施工方法与独特的见法、技术,你的队组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可以亮剑的,大老板为什么要选择与你合作,且放心交这个项目给你做。那么这一切的换来,离不开平日的积累、总结。
做工程,不是造原子弹。虽然工程涉及的领域特别广泛,需要懂的技术、规范、工艺标准、强条、国标、地标、行标、企标等等要求特别多。但再难,也不会难于造“原子弹”,这是某世界500强企业总裁在分享课时说的,时至今日记忆犹新。把工程内容一件一件的拆分,深剖解答。把重点难点圈出来,谈论出结果马上着手干。讲究行动,更讲究效率。
做工程,是跟时间打战。一个工程最后完美收工,出不出效益,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时间”。周转、高效周转;一次成型,不返工不拖延时间;按时间节点一步一步推进,加班加点也要把细分到每天的工作任务干掉,师傅们的共性“当天的任务必须提前过或超前完成,不然晚上趟床上睡不着,心思思都想起身去干完,转辗反侧难于入眠。”
做工程,得安全常伴。正是因为身上肩负了重任――一个合格的父亲,一个合格的丈夫,一个合格的儿子。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这是他们的盼头,更是家人的盼头…… 做工程,得体谅他人。一个项目结束,又有第二、第三、四个,得益于什么?得于依附大老板的橄榄枝、贵人的相助等等,但前提是自己本身得要有料,自己的碗里有几斤几两水,是白开水还是汤水。又还得益于什么?得于平日里和各队组的交流沟通,积累人脉与人缘,有师傅愿意跟随,跟着做舒服安心。
做工程,得懂技术。为了达到更高的标准,自己选择了继续学习、深造,提高自己的学历,增强自己的知识储量,从而能更好的服务于现场、管理、提质增效。和父亲谈起此事,直接说:“有机会就去读,且要读好、学好”。
做工程,得…… 父亲的言传身教,也许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熏陶下,长大后想做一名工程师的想法已在心里萌芽。听父亲在建筑领域奋斗的故事,那是属于父亲那一代的江湖,而我何不是继续完成父亲尚未完成的梦,因为那一道光关于父亲、关于母亲,更关于心中的梦,还有每一位最美的建设者——“筑”梦者
黎明有道光,照耀着每一个“工程人”,每个追随梦想的“践行筑梦者”,愿每一位筑梦者在2022年继续为梦前行、乘风破浪、迎接新的曙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