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写日记的第一周,不管是5分钟还是15分钟,发现通过写日记进行一天的回顾,变得不那么迷茫了,知道自己一天下来做了什么,有什么需要反思,有什么灵感。或者会开始着手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
几个工作上的小感悟,对照别人,也看见自己。
【1】
前两天下班跟新同事在聊工作的问题:我鼓励她们不懂要多问,原来,有的人会害怕别人认为她们的问题太基础,不敢问,怕别人感到厌烦。我才发现她们学得没有这么快的原因。
实际上,我在接触一个星期后,一些基础的问题,已经能够自己消化掉了,一边看资料,一边实操,挺快上手的,因为真的不难。能力范围内尽力帮助大家上手,人心齐泰山移,我是真的希望公司能够早点把这个项目拿下。好在新同事小贤非常有冲劲,而且主动接触新的业务,所以很快就能够帮我分担掉一些任务了,有实力的女孩子。个人挺看好的。就看新鲜劲过去后,心能不能够定下来。特别是她有销售的特质。
可以感受到她对社会,市井有很多的体验以及经验,性格爽朗,朋友也多,这样子感觉很好办事。懂得生活,会赚钱,会享受,可以向她学习的东西很多。
【2】
多一门语言也是一种有力的沟通方式。
特别是在与人沟通中,如果你用了对方熟悉的语言交流,能够较快的拉进彼此的距离,在谈单中也会有一些优势。
我不是很清楚我是性格使然还是习惯低调了,在外面,最难开口的就是家乡话(除了在家里,在外几乎无法正常用潮汕话交流。)会讲粤语,但如果环境里大多数人讲普通话的情况,不会“自嗨式”讲粤语,或者只与讲粤语的人说话,总感觉这样做让其他人不好加入话题/融入谈话,而且下意识给人距离,将人划分在不同圈子。
需要改进:习惯将自己的一些优势藏起来,一方面是不愿意表现被人关注到,一方面是内心封闭,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总是以为别人会觉得自己怎么样,其实没有人会真的很关注你,甚至别人不会一直记着你做了啥,事实上别人记住的是你给他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自己的行为语言表现是,发表在社交媒体/朋友圈也是,要一步一步地敢于去表现自己。让别人看见。
【3】
昨天在忙着处理一件很紧急的工作,有那么几个小时只顾着自己焦头烂额,忘记了答应小同事要帮他解决问题,晚间从小同事率真的两句抱怨中,我马上发现了是自己食言的问题,立马补救,挽回了一点信任感。
有两个问题:
1,在有多线程任务时,我没有办法同时兼顾做好。
2,如果是我的问题,让别人感受到被忽视了,会觉得抱歉,特别对在身边的人,因为这个东西很重要的,甚至万劫不复。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内容,其实是一样的,因为一个人的态度,一个人做事的方式,就可以有个预判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角色了。我可能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将缺点改进,但是我要正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去一点一点改善好,就如自己曾说的,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不仅仅是喊喊这么简单。而在能力上的缺失,要不断去看清,想办法,找到问题所在,去攻破它,不然只会反反复复摔倒在同一个知识点上。
楼下院子里每天的日记都会不知不觉写越来越多,有事情的记叙,自己的看法,心理活动,情绪感受...我姐说想不到这么认真,其实有种抓住生命稻草的感觉,我想发现生活中更多地灵感,想看到最真实的自己,期待坚持21天下来的成果。
网友评论